綦毋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全诗如下: ``` 题招隐寺绚公房 开士度人久,空岩花雾深。 徒知燕坐处,不见有为心。 兰若门对壑,田家路隔林。 还言证法性,归去比黄金。 ``` 译文: 在招隐寺的绚公房前,我看到了一位出家人已经修行了很久。他坐在空寂无人的岩石上,周围被花雾缭绕。然而,他只是知道坐在那里,却没有表现出什么有为之心。 绚公的房间旁边就是一片山林,山中的道路与农田相隔
宿龙兴寺 香刹夜忘归,松青古殿扉。 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传心静,青莲喻法微。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注释: 宿龙兴寺:在寺庙过夜,体验佛教的氛围。 香刹:寺庙。 夜忘归:夜晚忘却回家。 松青:松树的颜色是青色的。 古殿扉:古老的殿堂的门。 灯明:灯光明亮。 方丈室:方丈是和尚的住所,所以方丈室是指和尚的房间。 珠系比丘衣:把佛珠挂在比丘的衣服上。 白日传心静:佛教教义认为
这首诗是李白为一位名叫平判官的朋友送行时写的。平判官即将踏上前往边疆的旅途,诗人为他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第一句“谪远自安命”,意思是说,因为被贬谪到遥远的地方,所以自己已经安定下来了,不再有归乡的念头。这里,“谪”是指被贬谪,“自安”则是自己安定下来的意思。诗人用这种表达方式,既表明了自己的心情,也为下文的送别作了铺垫。 第二句“三年已忘归”,意思是经过三年的时间,我已经忘记了回家的想法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末两句抒发感慨。“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是说山道崎岖曲折,诗人行走艰难。“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是说山中寒冷逼人,诗人感到冷气袭人。“未果变金骨”是说诗人虽想成仙,却未能成功。“归来兹路难”是说回到家乡的路更难走。表达了诗人欲求仙而不得的苦闷和无奈心情。 【答案】 茅山的洞口, 华阳仙人居住的洞府, 半岭之上云雾缭绕, 远远望去宛如仙境。 幽深曲折的山径,
宿太平观 夕到玉京寝,窅冥云汉低。 魂交仙室蝶,曙听羽人鸡。 滴沥花上露,清泠松下溪。 明当访真隐,挥手入无倪。 注释: 【夕】傍晚时分。 【玉京寝】神话传说中的天庭所在,这里是作者在夜晚来到的地方。 【窅冥】深远,高远,形容天空的高远和深邃。 【云汉】银河,这里指天上的云和星。 【仙室蝶】指仙人居住的地方,如仙境般的地方,也象征着仙人。 【曙听羽人鸡】在清晨听到打更人的报时声。 【滴沥花上露
【注释】 ①逐臣:指被贬谪的人。 ②劳歌过郢人:用《下里巴人》为典故,意指郑务的歌声优美动听,使人听了心旷神怡。 ③奉料竹林兴:意为我奉承了古人隐居于竹林之中的雅兴。 ④宽怀此别晨:意为宽慰心怀,在清晨送别。 【赏析】 诗一开头就以“名公作逐臣”点明送别者的身份和处境,“驱马拂行尘”描写了他匆匆赶路的情景,表现出他急切的心情。接着“问郧子”一句,写诗人向伯父询问路途情况,表现了其对亲人的牵挂
【注释】若耶溪:地名,在浙江绍兴。孔九:指春秋时越国大夫孔壬。胜托:比托。烟霞:指山色水光。潭影:潭中的倒影。竹间、岩阴、檐外:指竹林、山石、房屋。上皇:指晋武帝司马炎。武陵:指晋朝陶潜曾隐居之地武陵县。《世说新语》记载,陶潜曾到武陵,有《桃花源记》。 【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若耶溪边遇见孔壬后的情景。首句即点明相逢之处,次句用“胜”字赞美景色之美,三、四两句又用“动”、“斜”二字写出景中之景
送储十二还庄城 西坂何缭绕,青林问子家。 天寒噪野雀,日晚度城鸦。 寂历道傍树,曈昽原上霞。 兹情不可说,长恨隐沦赊。 注释解释: - 西坂何缭绕:描述西面的山坂蜿蜒曲折的景象。 - 青林问子家:询问青绿森林中的某人或某处。 - 天寒噪野雀:形容天气寒冷时,野鸟在四处飞翔。 - 日晚度城鸦:描绘傍晚时分,城上的乌鸦飞过。 - 寂历道傍树:寂静地走在道旁的树木间。 - 曈曨原上霞
诗句释义 1 持衡出帝畿:这句话中的“持衡”可能象征着一种平衡、公正的态度,而“出帝畿”则意味着远离皇帝的权威中心。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离开自己的权力中心或朝廷,前往其他地方。 2. 星指夜郎飞:这里的“星指”可以理解为星星的指引,而“夜郎飞”则形容星星高悬夜空,仿佛指向远方。整句诗可能描绘了诗人在夜空中遥望,感受到一种遥远和未知的氛围。 3. 神女云迎马
送别章彝下第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 此句描绘了诗人在长安渭桥边送别友人的场景,渭桥是长安城的重要交通要道,行人络绎不绝,分别的心情也随之而生。 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 诗人提到友人在温泉边赋诗献艺,才华得以展示后,却因无门路而仕途受阻,只能远离繁华的帝都,心中充满了无奈和遗憾。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 这两句诗生动地刻画了友人骑马离去的情景,黄莺在树上欢快地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