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
注释: 忍向当门再种兰,露翻风打莫重看。 思量空谷安身好,犹恐他时画地难。 译文: 我怎能忍受在门前再次种兰花,风吹雨打不要去看。 想想空谷中找个地方安身好,恐怕他日要画地为牢困难。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十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人以兰花的生长环境来比喻自己的心境和遭遇,通过对比空谷中的安全与当门种花的危险
一声声道妹相思,夜月哀猿和《竹枝》。 欢是团圆悲是别,总应肠断妃呼豨。 注释: - 一声声、道、声声,形容声音连续不断。 - 道妹相思,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 夜月哀猿和《竹枝》,通过描绘夜晚明月下的猿声和《竹枝》的歌声,营造出一种悲伤而悠远的氛围。 - 欢是团圆,表达了相聚的喜悦与满足;悲是别,表达了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 - 肠断,形容内心极度悲痛到无法自拔的地步。 -
诗句: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 注释: - 男:指男性士兵。 - 执:拿着。 - 干戈:古代兵器,这里代指军队。 - 女:指女性战士,即女兵。 - 甲裳:盔甲和服装,这里指穿着甲胄的士兵。 - 八千:数量词,表示“很多”的意思。 - 子弟:指年轻一代或青年。 - 走:行动。 - 勤王:保卫国家,为君主分忧。 译文
注释: 己亥杂诗 其三十二(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作) 华灯挂壁祝添丁,吉梦徵兰笑语馨。 日问神游到何处,佛前别供《处胎经》。 译文: 华灯挂在墙上祈求增添丁口,吉祥的梦境中兰花绽放笑语芬芳。 每天询问神灵游历到了何方,佛前献上《处胎经》作为别供。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一首杂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第一句“华灯挂壁祝添丁”,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场景,华灯挂在墙上
``` 野外团焦岭上田,世传三十子孙千。 元时古墓明朝屋,上覆榕阴六百年。 注释:在广阔的野外,团焦岭上的田地连绵不断,世代相传的家族有三千子孙繁衍不息。古老的元代墓地在明朝时期依然存在,上面生长着榕树的阴凉,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田野上广阔无垠的景象,以及古老墓地与榕树相映成趣的美丽画面。首句“野外团焦岭上田”,以“团焦”形容岭上田地辽阔无垠,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接着
【注释】 1.反哺难期:指子女长大后,应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父母却年事已高,不能为子女所养。期,希望。 2.乳姑:指小儿女要侍奉年迈的母亲,这里指女子出嫁后要赡养婆婆。 3.系缨:指结发夫妻,古代把女子成年束发为髻,男子将丝带系在头发上,表示夫妻关系。 4.朱陈:旧称好亲家。 5.鸳鸯:鸟名,雌雄成对。 6.锦褓:用五彩丝编成的小孩的襁褓。 7.绝好:极其美好。 8.朱陈嫁娶图
【注释】 1. 己亥杂诗:作者自编的诗篇,共305首。 2. 其二十九:这是第29首诗。 3. 窅娘侧足跛行苦:指唐代美女李娃的故事。传说中,唐长安歌妓李娃(名娃),美丽聪慧,为相国之女,因爱上商人之子,私奔而遭到遗弃。她以卖歌舞为生,在长安城中声名远播。后被官府捕获,押至京兆尹衙门前受审,李娃跪在地上,纤腰瘦骨,侧身跛行,哀诉自己的遭遇。 4. 楚国纤腰饿死多:指楚王宠幸郑袖的故事
```text 宰相表行多谱牒,大宗法废变祠堂[注释1]。 犹存九两系民意,宗约家家法几章[注释2]。 [注释1]: 这里指的是清朝的宰相制度。宰相是皇帝的辅政大臣,拥有很高的权力和地位,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国家的政治产生重大影响。谱牒是指记录家族世代传承的文字材料,反映了家族的历史和传统。大宗法废变祠堂则是指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宗庙制度逐渐被废弃或者改变。 [注释2]:
【注释】 己亥:作者自署。己亥,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杂诗:指作者在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间所作诗歌。其三十三:诗集中的第33首。万夫荷锸:指劳动大众。锸,农具。转金轮,比喻农民辛勤耕作。虬髯客:指唐初的虬髯客张果。扶余:地名。在今吉林省扶余县。传说有扶余君,以善政著称。赠人:赠送别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间所作的一首七绝。前四句写山民之苦,后四句写海国之富
注释: 己亥杂诗 其二十八(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作) 世守先姑《德象》篇,人多《列女传》中贤。 若倡男女同权论,合授周婆制礼权。 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指农历的六十日周期,“杂诗”则表示这首诗的内容比较杂乱无章,没有固定的中心思想。而诗中的“其二十八”则是指明了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二十八个条目。 在这首诗中,作者首先提到了世守先姑的《德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