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挂壁祝添丁,吉梦徵兰笑语馨。
日问神游到何处,佛前别供《处胎经》。

注释:

己亥杂诗 其三十二(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作)

华灯挂壁祝添丁,吉梦徵兰笑语馨。

日问神游到何处,佛前别供《处胎经》。

译文:

华灯挂在墙上祈求增添丁口,吉祥的梦境中兰花绽放笑语芬芳。

每天询问神灵游历到了何方,佛前献上《处胎经》作为别供。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一首杂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第一句“华灯挂壁祝添丁”,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场景,华灯挂在墙上,象征着喜庆和繁荣,人们祈求生育更多的孩子,以延续家族的血脉。这里的“祝添丁”既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也体现了人们对后代的期盼和关爱。

第二句“吉梦徵兰笑语馨”,则转入了一种梦幻般的境界,梦见兰花盛开,笑声甜美,充满了祥和的气息。这里的“徵兰”可以理解为一种美好的象征,代表着和谐、幸福和美好的愿望。同时,“笑语馨”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愉悦和幸福的情感。

第三句“日问神游到何处”,则带有一种神秘感,仿佛在与神灵对话,询问他们的去向。这里的“神游”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体验,也可以理解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而“到何处”则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宇宙奥秘的思考。

最后一句“佛前别供《处胎经》”,则回归到了现实生活,人们在佛前虔诚地供奉《处胎经》,以求得心灵的平静和安宁。这里的“别供”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仪式,表示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而《处胎经》则是一本关于生育和生命的经典著作,在这里被用来祈求生命的延续和家庭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华灯、吉梦、神游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启示。它鼓励人们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和机遇,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珍惜每一个瞬间,让生命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