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拜先曾王考木主于朝天宫后祠中 晋室丹杨尹,犹看古柳存。 注释:晋朝的丹杨尹,依旧可以看到那古柳树还在。 山河今异域,瞻拜独曾孙。 注释:现在的山河已经不同了,我独自一人在这里瞻拜祖先。 雨静钟山闭,云深建业昏。 注释:下雨的时候,钟山安静了下来,云雾深重使得建业显得昏暗。 自怜褴褛客,拭泪到都门。 注释:我可怜自己是一个衣衫褴褛的游子,一直来到京城的大门才停下脚步擦干眼泪。 赏析
【注释】 1.督亢:指战国时燕国的旧地,在今河北易县西。 2.天府:喻指富饶之地,即指今天的北京地区。 3.当年竟入秦:指秦灭六国后,这片土地被秦占有。 4.凄神:悲痛之情。 5.野烧村中夕:指火烧连营,火光映照着村庄。 6.垄上春:指春风吹拂下的枯桑丛生之处。 7.一归屯占后:意为一旦回到这里,就只剩下荒凉的废墟。 8.墟里少遗民:意为村落里的百姓都已被迁徙走,留下的只是少数幸存者。 【赏析】
【解析】 此诗是作者于元和四年(809年)元旦日所作的一首感物抒怀之作。首联“是日称三始,何时见国初”,以问话开头,表明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关切;颔联“风云终日有,兵火十年馀”,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的深切同情。颈联“甲子轩庭历,春秋孔壁书”用典,借古讽今,暗喻时事,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与忧虑。尾联“幸来京兆里,得近帝王居”抒发了诗人希望天下太平、国家富强的美好愿望。 【答案】
【注释】逢:遇到。臣:指侍奉帝王的大臣。 “节物”二句:节物,节令之物,指春节时的礼物。王春,皇帝的春天。 “樵苏”二句:樵苏,柴和米,泛指供朝廷使用的物资。江东,即长江下游一带,指唐时的江南地区。战伐,战争。 “相看”二句:指臣子在宫殿中与君王相见的情景。园殿切,园林中的殿宇。 【赏析】诗写诗人于元旦日朝陵遇君之事。首联说诗人已历十年,每逢元日便到陵上朝见君王;颔联写朝庭内外景象,山河通天
这首诗出自《送张参明经举兼简时贤》,是诗人在送别好友张参去参加科举考试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昌黎 - 昌黎县,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 弹丸馀小邑 - 弹丸之地,形容地方很小。 守作东藩 - 作为东方的屏障。 列郡谁能比 - 其他郡县哪能与昌黎相比? 雄关赖此存 - 这座雄关依靠昌黎才能存在。 霜槎春砦出,风叶夜旗翻 - 春天的时候,有船只从霜降后的寒冷中出发;晚上,风吹动树叶
【注释】 大同,唐时为云中道都护府所在。西口,即今山西偏关县。 驻跸:帝王出行时临时停留的地方。 雄籓:强大的藩镇。 彩帛连楼:指装饰华丽的房屋,彩帛满楼。 笙歌:笙和歌声。 三月火:古代以“火”为星宿名,每年三月有大火星出现。这里指清明节。 惟吊国殇魂:只哀悼亡故的将士之魂。 【赏析】 诗的首联写云中城,云中城是唐代的边关重镇,地处朔方要冲,扼守着通向沙漠的道路。诗人在《云中过居庸》中写道
【注释】: 为问明王梦,何时到傅岩:问,询问;傅岩,传说中商朝的贤士傅说曾隐居在傅岩。这里指隐士居住的地方或地方志上的记载;明王,商朝君主成汤;肱(gōng)频折,肱骨折断。 临风吹短笛,斸雪荷长镵:临风,站在风前;吹,吹奏;短笛,竹制乐器;斸,同“刨”,用斧头砍树;荷,用荷叶包着插在地上,用来作锄头;长镵(chán),长柄农具。 老去肱频折,愁深口自缄:老去,年老;肱频折,手臂经常受伤
孟秋朔旦有事于攒宫 孟秋,即农历九月,指秋季的第一天。孟秋朔日,指农历九月初一,也称为寒露节。 攒宫:祭祀用的祭坛。攒,堆土或积木为台,以表高耸、高大。 译文:秋季的第一天,在攒宫中举行祭祀活动。 注释:秋季是万物凋零的季节,但也是收获的时刻,所以用“孟秋”来表达这个含义。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季祭祀活动的诗,通过描述秋色、新松、草迹、龙形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
王太监墓 先帝宾天日,诸臣孰扈从。 中涓能一死,大节独从容。 地切山陵閟,魂扶辇御恭。 远同高力士,陪葬哭元宗。 注释: 1. 先帝宾天日:指皇帝去世的那一天。 2. 中涓:指宦官,古代宫廷中的小官。 3. 大节独从容:指大节操的人能够保持冷静,不受外界干扰。 4. 地切山陵閟:指墓地靠近山陵,非常隐蔽。 5. 魂扶辇御恭:指灵魂能够扶起车子,恭敬地侍奉在皇帝的旁边。 6. 远同高力士
【注释】 旧说丰州好,于今号板升:过去说丰州很好,现在叫板升。 印盐和菜滑,挏乳入荼凝:盐印得滑,乳酪像茶水一样凝固。 塞北思唇齿,河东问股肱:想到塞北是嘴唇与牙齿的依赖,想到河东是臂膀和胳膊的支柱。 独馀京雒叟,终日戍楼凭:只有京城洛阳的老人,整日站在戍楼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元代任陕西行台中书省参知政事期间所作。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西北边陲地区的关注,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