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说丰州好,于今号板升。
印盐和菜滑,挏乳入荼凝。
塞北思唇齿,河东问股肱。
独馀京雒叟,终日戍楼凭。

【注释】

旧说丰州好,于今号板升:过去说丰州很好,现在叫板升。

印盐和菜滑,挏乳入荼凝:盐印得滑,乳酪像茶水一样凝固。

塞北思唇齿,河东问股肱:想到塞北是嘴唇与牙齿的依赖,想到河东是臂膀和胳膊的支柱。

独馀京雒叟,终日戍楼凭:只有京城洛阳的老人,整日站在戍楼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元代任陕西行台中书省参知政事期间所作。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西北边陲地区的关注,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首句“旧说丰州好,于今号板升”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丰州的怀念之情。他曾到过丰州,并在那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对那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风俗都有所了解。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丰州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记得它的名字了。因此,他感叹道:“旧说丰州好,于今号板升。”

第二句“印盐和菜滑,挏乳入荼凝”则揭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困苦。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将盐和其他物品混合在一起出售,甚至将乳酪放入茶水之中以增加口感。这种艰苦的生活使得当地人的生活更加艰难。

第三句“塞北思唇齿,河东问股肱”则是对当地地理状况的形象描述。塞北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们的生存条件十分艰苦;而河西走廊则相对平坦,气候温和,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因此,作者在这里提到了“唇齿相依”的概念,表示塞北与河东之间的关系如同嘴唇与牙齿一样紧密相连。

第四句“独馀京洛叟,终日戍楼凭”则是对当地居民的感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里的居民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抵御外敌的攻击,过着孤独的生活。然而,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日夜守护着边疆的安全。

整首诗通过对丰州地区的描绘,展现了当时边陲地区的艰难生活和民众的坚韧精神。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