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鸾
浣溪沙 · 春暮 注释: - 曲曲阑干绕树遮:曲折的栏杆围绕着树,仿佛遮住了整个庭院。 - 半庭花影带帘斜:庭院中的花朵的影子映在斜拉的窗帘上,增添了一丝静谧的美。 - 又看暝色入窗纱:再次欣赏黄昏时分,天色渐暗,透过窗户映入室内的景象。 - 楼外远山横宝髻:远处的山峰如同女子的头发般高耸。 - 天边明月伴菱花:天空中明亮的月亮与水中盛开的莲花相映成趣。 - 空教芳草怨年华
注释: 竹径上烟雾朦胧遮住了薜荔的墙,好风在摇曳着杨柳。无情的鸣虫忙个不停朝着人飞。 一曲瑶琴消解了下午的梦境,半炉沉香点燃了春天的香气。靠在栏杆之上无语凝噎看着斜阳西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小窗即事的词,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色:竹径、烟迷、薜荔墙、好风、垂杨,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无情啼鸟向人忙
【注释】 《浣溪沙·送春》是北宋文学家柳永的词作。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全词以“梦”和“闲”为关键词,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春色三分付流水。风风雨雨送花休。韶光原自不能留。 梦中有山堪遁世,醒来无酒可浇愁。独怜闲处最难求。 【赏析】 本篇写送春之愁。开头二句说春色已经十分明媚,然而却随着流水逝去了,因此要送走这春色也是不可能的;接着写春天虽美,但时光如水一去不复返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炎的一首咏物词。上片主要描写了春天初到,天气寒冷还没有完全消退。下片则描写了东风拂动柳枝、吹动花朵的情景。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译文: 灯火闪烁的夜晚刚刚过去寒冷未消,刚一看今天天气微晴。东风吹过,使人感到温暖。 梨树的花朵几时才能飘落柔弱的芳香,柳枝条条仿佛在荡漾着柔情。隔墙处传来歌声,不知是谁家的女子正在演唱? 赏析: 张炎是南宋词人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竹径深深,流云晓度罗帏静。雨丝几阵。满地桐花冷。 湿翠侵眉,纤晕苍苔影。看无尽。绮屏人映。一片潇湘景。 【赏析】 这首咏叹雨景的小令,写夏日午后的雨景。 上片写雨前景象。首句“竹径深深”点出雨前的宁静;二句写晨起时窗外的景象;三、四句写雨前所见的景致:雨丝几阵落下,满地桐花被淋湿了。这一句是全词的精华所在,写出了雨中之景。 过片“湿翠侵眉”承上启下
诗句原文: 红袖香浓日上初。几番无力倩风扶。绿窗时掩闷妆梳。 译文注释: - 红袖香浓(形容女子的袖子香气浓郁) - 日上初(阳光初升,光线明媚) - 几番无力(多次感到乏力,无法自行站立) - 倩风扶(希望风能扶起自己) - 绿窗时掩(绿色窗户时而被遮挡) - 闷妆梳(因心事重重而无心整理妆容) 赏析: 《浣溪沙·春思》是林散之创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作者在春天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内心的感受
【解析】 “柳絮飞残不见春”意思是:柳絮已经飘落,春天已经过去。这两句是写春暮时景,柳絮已尽,而春意未了,春光消逝,使人怅惘。“近来闲煞惜花心”的意思是:近来我太忙了,连赏花的心都顾不得了。这句是诗人自谦之语。“无聊独自步庭阴”意思是:无心情赏玩庭院的景色,只好一个人漫步在院中,感到百无聊赖。此句为写诗人独处无聊之状。“紫燕未归馀画栋”意思是:燕子还未飞回,余下的彩绘雕梁上还留有它飞翔的影子
注释: 一瞬春光最可嗟,东风老去夕阳斜。断肠芳草遍天涯。 粉蝶眠春随梦去,游丝系树带花赊。可知春思在谁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作。上片写春暮之景,下片抒情,借咏春以寄托自己的哀愁。全词以“春风”为线索,由春而悲,由悲而叹,情感起伏跌宕,凄婉动人
【注释】 生查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兰陵王”。 万点红:指落花。 零落:凋落。 胭脂色:红色。 帘栊:窗帘。栊,同“胧”,微明貌。 寂(jí):静寂、寂静。 凭阑:倚着栏杆。阑,栏杆。 远山:远处的山峰。 芳草连天碧:芳草漫布天空一片绿色。 锁春光:将春天的光阴锁住。 【译文】 风中飘落万点红花,花瓣如胭脂般鲜艳。柳絮飘入窗前,似问人为何愁思寂然。 我倚着栏杆远望远方的青山
【注释】 点绛唇 · 咏采莲女:此词为咏唱江南采莲女的词。 粉面新妆,澹红衫子轻罗扇。昨宵邻伴。来约莲塘玩。 棹泛扁舟,影共莲花乱。深深见。绿杨风晚。空载闲愁返。 【赏析】 全词通过对采莲女的动作、神情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采莲女的喜爱之情。 起首两句“粉面新妆,澹红衫子轻罗扇”,是说采莲女的容貌如画,她刚刚洗过脸,涂了淡红色的脂粉,穿着轻纱罗衣,摇着扇子,悠闲地在莲塘边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