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琼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之仪,他生活在北宋时期,属于婉约派的词人。 诗句解释: 1. 拂晓花枝宿露凝 拂晓时分,花枝上的宿露凝聚在花瓣上。这里的“拂晓”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花枝”指花朵,“宿露”是指晚上的露水,“凝”表示凝结。这一句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花朵上的露水在晨光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 2. 摘来朵朵滴红冰 从花朵中摘下的花瓣像红色的冰块一样晶莹剔透。这里的“朵朵”指的是每朵花
沁园春·同芥轩赋 利锁名缰,蝇头蜗脚,且自由他。 幸瓶中鼠窃,尚馀粟菽,畦边虫食,还剩蔬瓜。 随意盘餐,寻常荆布,无愧风流处士家。 齐眉案,看鬓霜髭雪,渐老年华。 何妨啸傲烟霞。 喜到处、倘佯景物赊。 且篮舆同眺,青山红树,蓬窗共泛,白露苍葭。 出不侵晨,归当抵暮,稍有囊钱便买花。 随儿女,各经营耕织,检点桑麻。 注释: 1. 利锁名缰:名利束缚,世俗的枷锁。 2. 蝇头蜗脚:指琐碎之事
《浣溪沙》 注释: 睡思朦胧未易醒。 风敲银蒜动帘旌。 残花点点堕瓷瓶。 揉碧烟中酣蝶梦,软红尘里媚莺声。 恼人天气半阴晴。 译文: 我躺在床上思绪万千无法入眠, 一阵风轻轻摇响了银色的蒜香, 惊动了窗帘随风轻轻摇曳。 落在地上的花瓣点缀着青瓷瓶, 在烟雾缭绕的房间里,我梦见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在喧嚣的尘世中,黄莺在歌唱。 恼人的天气总是变幻莫测,一会儿晴朗一会儿又阴。 赏析:
注释: 五月的家园,花儿还未凋落稀疏。 葵花、榴花烂漫,闲来无事,采摘菖蒲; 嚼着酸味的杏子,闻着清香的紫苏。 沉迷午梦,懒于梳妆。 延绵日子,饭食时间也拖长。 责怪我,没有过失,痴傻儿女们总是要争着给我买新衣服和续命符。 赏析: 《鹧鸪天》是一首描述家庭生活的诗,通过描绘五月家园的景象,反映了诗人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生活情趣。 “五月家园花未疏”,五月的家园,花儿还未凋落稀疏
鬓云松 秋思 月微明,云罅漏。 倦依屏山,斜衬罗衫袖。 闲闷难消翻恨酒。 瑟瑟西风,刮得霜林透。 摘黄花,随意嗅。 一种幽香,也为经霜瘦。 花似愁人憔悴久。 故故迟开,错过重阳候。 注释: 1. 鬓云松——指人的鬓发像松树一样浓密。 2. 秋思——表达秋天的思念之情。 3. 月微明,云罅漏——月亮微弱地亮起,云缝中漏出一点光线。 4. 倦依屏山,斜衬罗衫袖——形容人靠在屏风上疲倦的样子
望江南 其二 无个事,随意遣闲情。 细织麦柴裁画扇,巧镂鹅卵制萤灯。 稚子戏相争。 注释:没有什么事情,随意地遣散闲情。细致地编织麦秆做扇子,巧妙地雕刻鹅卵做灯笼。孩子们嬉戏着相互争抢。 赏析:这首词是李煜在南唐灭亡后所作,通过描绘日常的琐碎之事,反映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其中“细织麦柴裁画扇,巧镂鹅卵制萤灯”两句,不仅生动描绘了日常生活的场景,更通过这种看似平淡的生活细节
纤月穿帘深院静。 纤月:明亮的月光,形容夜晚的月色清冷、明亮。 萧瑟疏桐,搅碎瑶阶影。 萧瑟:指秋天的景象,草木凋零,声音凄厉。疏桐:指梧桐树,秋天叶子变黄后落下。 搅碎:形容秋风扫过,落叶纷飞,声势浩大。 瑶阶:玉石台阶,这里用来比喻秋天的景色。 不禁晚风吹梦醒。 晚风:傍晚的风,凉爽而清新。 风醒:风吹动树叶的声音仿佛是梦中醒来的感觉。 枕痕红晕钗重整。 枕痕:枕头上的红色痕迹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先答出本诗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从手法、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注意答题前要先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中“赏析”二字表明此题是考查诗句的赏析,注意结合全诗分析。 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内容。首先明确内容上,诗人回忆过去与婶母一同游览吴门诸山,抒发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然后抓住关键词“乙酉同婶氏游吴门诸山
【注释】:消溽暑,消解暑气。 修竹荫轩槛,修长的竹子在轩和栏杆旁遮阴。 梅雨水烹茶嫩白,用梅雨时节的水来煮的茶,汤色清白如玉。 破砻米煮粥香清,用破筛的稻谷磨成的米来熬粥,香味清香。 调养避荤腥,调养身体,避免吃荤腥食物。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生活情趣的诗。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夏日的生活画面。诗中描述了炎热的夏季如何消解,以及如何通过饮用清凉的梅水茶来消暑
添字浣溪沙 绿遍荼蘼水拍天。 销魂桥畔拂轻烟。 点点杨花点点泪,思绵绵。 画舫载将离恨去,指寒鸣咽弄冰弦。 待得月斜云渐冷,未成眠。 注释解释: - "茶蘼":一种植物名,这里可能代指春天的景色。 - "水拍天":水面拍打着天空,形容水面宽广,无边无际。 - "销魂桥畔":销魂桥是古代的一种桥梁,通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 - "轻烟":微风中飘散的烟雾,象征着离别的氛围。 - "点点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