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之青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悲哉行》。以下是诗句、译文以及注释: 鲜民悲罔极也(鲜民:指平民百姓;悲:悲伤;罔极:没有定准,无法报答。) 鲜民不如死,我生遭不造。(鲜民:百姓;造:遭遇。百姓不如死去,而我一生遭遇不幸。) 父兮生不见,母兮丧何早。(父亲啊,你生前未能见到,母亲啊,你的早逝为何如此突然?) 茕茕失所依,鞠育赖祖考。(孤独无依,依靠的是祖先和父母的养育之恩。) 涕泣授《诗》《书》
【注释】 宿:住宿。村家:乡村人家。列炬:点燃火把,表示接待。长官:指村长。善政:好的政策。父老:老人,泛指乡民。敢:谦词,不敢当;谢:推辞。盘中黍:一斗米。相期垄上耕:希望明年再一起耕田。垄上耕:田间耕作,泛指务农。夜阑:深夜。闻:听。笑语:欢声笑语。今岁:今年。喜丰盈:高兴满足。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乡村投宿一家农家时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前四句叙事,后四句抒情。开头两句叙事
【赏析】 此诗作于上元前后,作者在长安与友人相聚时有感而发,抒写了对往昔欢乐生活的回忆和对朋友的怀念之情。首句写去年中秋赏月的情景:去年(上年)中秋之夜,诗人在曲江边饮酒赋诗,尽情欢宴。“醉”字,写出了当时的气氛热烈欢快。次句写去年中秋饮酒赏月之景。“绿酒红牙”,指美酒佳肴;“记胜游”,是指美好的回忆。“绿酒”是泛指美酒,“红牙”即象牙筷子,都是富贵人家的生活享受。“记胜游”三字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标题、作者、内容概括、手法赏析等,然后根据每个选项的内容,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作答,要注意答题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手法的运用效果。 “吾家聚族居,比邻皆亲友”意思是我家聚集在一起居住,邻居都是我的亲戚。诗人在《归乡杂咏》中写到:“一村尽是同乡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重
【注释】 归途作:归途上写的一首诗。 客久馀蓬鬓,归途负薜萝。 儿童皆晋语,舟子自吴歌。 茅屋秋风破,原田荒草多。 所欣安梦寐,依旧硕人薖。 归途作:归途中写的一首诗。 客久余蓬鬓,归途负薜萝。 儿童皆晋语,舟子自吴歌。 茅屋秋风破,原田荒草多。 所欣安梦寐,依旧硕人薖。 译文: 长久的旅途使我的头发变白了,回到故乡我背负着薜萝。 孩子们说的都是晋方言,船夫在唱的是吴歌谣。
【注释】 ①枉:屈,委屈。过:拜访。 ②斗酒:一斗酒。不复却:不再推辞。 ③丈人:对年长者的尊称。 ④消长:消,指衰败;长,指兴旺。数:规律、规则。 ⑤聚散:相聚和离散。也有时:有时。 ⑥陈迹:旧日的遗迹。已往矣:已经过去。 ⑦喜:高兴。兹:这,代指“今日”。 ⑧尔我:你和我。相见:相逢,相遇。见,同音字,此处为相逢的意思。 ⑨谁:何,疑问词。为:替。把酒卮(shī):持酒杯饮酒。 ⑩令节
入夜投村路,家家列炬迎。 长官无善政,父老自多情。 敢谢盘中黍,相期垄上耕。 夜阑闻笑语,今岁喜丰盈。
去年醉月曲江头,绿酒红牙记胜游。 今夜中秋形对影,故人还复上南楼。
鲜民不如死,我生遭不造。 父兮生不见,母兮丧何早。 茕茕失所依,鞠育赖祖考。 涕泣授《诗》《书》,嘻笑索梨枣。 弱冠未成人,吾祖复终老。 因顿里闬间,奔走长安道。 薄宦逾中年,牧民谢机巧。 恐贻父母羞,中心石皓皓。 所伤茕独身,反哺愧禽鸟。 虽有牲牢祭,何如菽水好。 虽有锡命荣,拱木已枯槁。 茫茫夜台灵,漠漠故垄草。 哀哉罔极恩,长号呼彼昊
吾家聚族居,比邻皆亲友。 念我远道归,胥来问安否。 回首出门初,变迁几八九。 门庭半更新,旧存惟榆柳。 尊长既凋零,辈行俱老丑。 远归非不适,离别苦太久。 追往更抚今,恐作穷独叟。 重感丈人情,为我治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