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民不如死,我生遭不造。
父兮生不见,母兮丧何早。
茕茕失所依,鞠育赖祖考。
涕泣授《诗》《书》,嘻笑索梨枣。
弱冠未成人,吾祖复终老。
因顿里闬间,奔走长安道。
薄宦逾中年,牧民谢机巧。
恐贻父母羞,中心石皓皓。
所伤茕独身,反哺愧禽鸟。
虽有牲牢祭,何如菽水好。
虽有锡命荣,拱木已枯槁。
茫茫夜台灵,漠漠故垄草。
哀哉罔极恩,长号呼彼昊。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悲哉行》。以下是诗句、译文以及注释:
鲜民悲罔极也(鲜民:指平民百姓;悲:悲伤;罔极:没有定准,无法报答。)
鲜民不如死,我生遭不造。(鲜民:百姓;造:遭遇。百姓不如死去,而我一生遭遇不幸。)
父兮生不见,母兮丧何早。(父亲啊,你生前未能见到,母亲啊,你的早逝为何如此突然?)
茕茕失所依,鞠育赖祖考。(孤独无依,依靠的是祖先和父母的养育之恩。)
涕泣授《诗》《书》,嘻笑索梨枣。(流泪地教给孩子们《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又开心地给他们讲笑话、要梨枣吃。)
弱冠未成人,吾祖复终老。(二十岁还未成家立业,我的祖父又去世了。)
因顿里闬间,奔走长安道。(于是在乡里闲居无事时,便到长安去谋职。)
薄宦逾中年,牧民谢机巧。(官小位卑,过了大半辈子,治理百姓,已不再使用机巧的计策。)
恐贻父母羞,中心石皓皓。(担心给父母带来羞辱,心中就像一块坚硬的石头一样。)
所伤茕独身,反哺愧禽鸟。(因为自己孤单一人,而感到悲哀,反哺哺养父母时,自己却惭愧如禽鸟般。)
虽有牲牢祭,何如菽水好。(虽然有祭祀用的牲肉和美酒,但还不如一碗简单的豆粥好。)
虽有锡命荣,拱木已枯槁。(即使得到了高官厚禄的荣华富贵,但那枯槁的树木已经无法再长出了。)
茫茫夜台灵,漠漠故垄草。(夜深人静的时候,墓地里只有月光照耀着,坟墓周围的野草长得又高又密。)
哀哉罔极恩,长号呼彼昊。(哀叹无尽的恩情,长久地哭泣,呼唤苍天啊。)
译文:
平民百姓痛苦无比,他们不如去死,因为我一生都在遭受不幸。父亲啊,你生前未能见到我,母亲啊,你早逝得多么突然!孤零零的一个人失去了依靠,只能依赖着祖辈和父母的养育之恩。我泪流满面地教给儿子们《诗经》《尚书》等经典著作,又开心地讲述笑话,让他们吃梨枣。我二十岁还未成家立业,又看到自己的祖父去世了。我在家乡无所事事,只好到长安去找事做。我在官场上的仕途很短暂,处理事务不再用计谋了。我担心给父母带来羞辱,心里像一块坚硬的石头一样。我所受的孤独痛苦,让我惭愧如禽鸟般。尽管我祭祀用牲体和美酒来祭奠祖先,但比起一碗简单的豆粥来,那又算得了什么?尽管我得到了高官厚禄的荣耀,但那枯木般的树木已经无法再生长了。夜晚寂静的时候,墓地里只有月光照耀着,坟前的野草长得又高又密。哀叹无尽的恩情,我长久地哭泣,呼唤苍天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苦短、亲情无价、人生无常感慨的抒情诗。白居易通过描绘一个平凡的平民家庭的生活状况,展现了人生的苦乐参半,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