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风霜虽惨然,出游熙天正。 - 注释:尽管天气寒冷,但出游的心情却非常愉快。 - 译文:尽管风霜凛冽,但我心情愉快地外出游玩。 2. 登临日暮归,置酒湖上亭。 - 注释:在一天的傍晚,我登上高处,回到湖上的亭子中,准备喝酒庆祝。 - 译文:在一天的傍晚,我登上高处,回到湖上的亭子里,准备畅饮庆祝。 3. 高烛照泉深,光华溢轩楹。 - 注释:明亮的烛光照在泉水深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漫酬贾沔州》。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往年壮心在,尝欲济时难。 (我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仍然存在,我曾试图帮助国家度过困难时期。) 2. 奉诏举州兵,令得诛暴叛。 (我接到命令,组织军队,以诛灭那些反叛的人。) 3. 上将屡颠覆,偏师尝救乱。 (国家的高级将领多次被推翻,而我在地方上也曾尽力解救危局。) 4. 未曾弛戈甲,终日领簿案。 (我没有停止过战斗
诗句赏析 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各问其性情,变之俱不能。公为二千石,我为山海客。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迹。相里不相类,相友且相异。何况天下人,而欲同其意。人意苟不同,分寸不相容。漫问轩裳客,何如耕钓翁。 诗歌原文如下: 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各问其性情,变之俱不能。公为二千石,我为山海客。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迹。相里不相类,相友且相异。况天下人,而欲同其意。人意苟不同,分寸不相容。漫问轩裳客
这首诗的原文是:“樊上漫作,复在樊水边。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门前。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四邻皆渔父,近渚多闲田。且欲学耕钓,于斯求老焉。” 译文:我在这里漫无目的地写诗,又回到了樊水的岸边。离开村庄大约有五六里地,乘船到达了我的家门口。山里的竹子环绕着茅屋,庭院里有清凉的泉水。西边有两座小石山,可以让人放眼远看,忘却岁月。周围的邻居都是打鱼的人,靠近湖边有许多空闲的土地
石鱼湖上作 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里。 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 儿童作小舫,载酒胜一杯。 座中令酒舫,空去复满来。 湖岸多欹石,石下流寒泉。 醉中一盥漱,快意无比焉。 金玉吾不须,轩冕吾不爱。 且欲坐湖畔,石鱼长相对。 译文: 我喜欢石鱼湖,石鱼在水中游动。 鱼儿背上有酒樽,环绕的湖水就是酒。 孩子们制作小船,载着美酒胜过一杯酒。 宴会上让酒舫表演,空荡荡后又满载回来。 湖岸边有许多斜石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如下: 别何员外 谁能守清躅,谁能嗣世儒。 吾见何君饶,为人有是夫。 黜官二十年,未曾暂崎岖。 终不病贫贱,寥寥无所拘。 忽然逢知己,数月领官符。 犹是尚书郎,收赋来江湖。 人皆悉苍生,随意极所须。 比盗无兵甲,似偷又不如。 公能独宽大,使之力自输。 吾欲探时谣,为公伏奏书。 但恐抵忌讳,未知肯听无。 不然且相送,醉欢于坐隅。 注释: - 谁能守清躅
【注释】: 漫歌八曲,其一(《古诗十九首》):指《古诗十九首》中第一首《行行重行行》。 将牛何处去,耕彼西阳城:将,率领。何,何往。处,居处。将,带领。西阳城,地名。在陕西渭南市北郊。 叔闲:伯乐之孙。伯乐是春秋时有名的相马专家,善于发现千里马。叔闲是伯乐的孙子。修农具:准备农具。直者伴我耕:直,正直的人;直者,正直的人,即有德行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伯乐为喻
宴湖上亭作 广亭盖小湖,湖亭实清旷。 轩窗幽水石,怪异尤难状。 石尊能寒酒,寒水宜初涨。 岸曲坐客稀,杯浮上摇漾。 远水入帘幕,淅沥吹酒舫。 欲去未回时,飘飘正堪望。 酣兴思共醉,促酒更相向。 舫去若惊凫,溶瀛满湖浪。 朝来暮忘返,暮归独惆怅。 谁肯爱林泉,从吾老湖上。 【注释】: ⑴广亭盖小湖:指亭子四周环水。广:广大,广阔。亭:即亭子。⑵湖亭实清旷:指湖水清澈、宽广明净的亭子。清旷:空阔明朗
酬裴云客 自厌久荒浪,于时无所任。 耕钓以为事,来家樊水阴。 甚醉或漫歌,甚闲亦漫吟。 不知愚僻意,称得云客心。 云客方持斧,与人正相临。 符印随坐起,守位常森森。 纵能有相招,岂暇来山林。 注释: 1、自厌久荒浪:自己厌倦了长久的荒废生活。 2、于时无所任: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可依赖的。 3、耕钓以为事:以耕和钓鱼为生。 4、来家樊水阴:来到樊川边的家中。樊水是古时一条河流的名称
注释: - 吾闻近南海,乃是魑魅乡。 吾闻,我听说;近南海,临近南海;魑魅乡,指的是鬼怪和妖魔鬼怪出没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南海的恶劣环境。 - 忽见孟夫子,欢然游此方。 忽见,突然见到;孟夫子,指孟浩然(字浩然)的朋友或熟人,他可能是诗人的朋友,也可能是诗人所敬仰的人物;欢然游此方,欢快地游玩在这片地方;此处指孟浩然在南海的所见所感。 - 忽喜海风来,海帆又欲张。 忽喜,突然感到高兴;海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