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和林下作妓应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第一联:日斜下北阁,高宴出南荣。 - 日斜:太阳偏西,表示天已近黄昏。 - 北阁:指的是宫殿或楼阁在北方,暗指朝廷所在之地。 - 高宴:指宴会举行得盛大而隆重。 - 出南荣:从南方而来,这里可能指的是宴会场所位于南方,或是形容皇帝驾临之意。 第二联:歌清随涧响,舞影向池生。 - 歌清:歌声清澈悦耳。
【注释】 高轩:高大的楼阁。聊:姑且,暂且。焕景:光彩照人的景象。川梁:指河流。山渡影:指山间渡口的影子。雨罢叶生光:雨后天晴,树叶发出光亮。日移花色异:太阳移动,花色发生变化。风散水纹长:风吹过水面,水纹舒展开来。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晚景的五言律诗。诗人登上高楼,远望四周的景色,并抒发了自己的感受。 首联写诗人登上高楼,远眺周围的景致。颔联写诗人所见的景物,波横山渡影,雨罢叶生光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然后再输出译文和注释。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石城宁足拒,金阵讵能追。 - “石城”指的是坚固的城池。这里的“宁足阻”意思是说,即使石城再坚固,也挡不住金军的进攻。 - “金阵”指的是由金国军队组成的密集方阵。这里的“讵能追”表示金国的方阵怎么能够被追赶得上。 2. 楚关开六塞,吴兵入九围。 - “楚关”指的是古楚地的关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咏风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楼上试朝妆,风花下砌傍。 - 注释:在楼上试着梳妆打扮,周围是盛开的花朵和台阶旁。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女子在楼台上梳妆的生动画面。楼上的风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而台阶旁的风花则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女子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梳妆,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2. 入镜先飘粉,翻衫好染香。 - 注释:刚一照镜子就会飞散出粉末
注释: 杨柳不是花树,却有春天的生机。 柳枝边上染上粉色,叶里映出红色。 带着太阳交叠在帘影之中,随风飘动扫去席上的灰尘。 拂过檐头似乎有意,更适宜桃李芬芳的人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咏赞阳春三月的柳色和柳景,描绘了楼前柳枝、绿叶、粉红、红花等景象,以及阳光下柳枝、绿叶的影子和柳枝拂过檐头的动态美。诗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马来写人。“香来知骤近”句中的“骤”字点出了良马奔驰的态势。“汗敛觉风吹”一句中“敛”字,则写出了马快跑时身上的汗珠随风飘散的情景。全诗通过描写后园看马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主人对马的喜爱,同时也暗寓着对骏马的赞叹。 【答案】 译文: 良马从兰池出来,连翩驱桂枝。 鸣珂随着车驾奔驰,轻尘随影移动。 马香扑鼻,知道它已飞奔而来;汗水收束,觉得风儿吹过。 远远望去
【赏析】 刘禹锡的《和刘上黄春日诗》是一首应制诗。唐宪宗元和九年(814)三月,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途经江陵时,与友人刘上黄相会。刘上黄有感于刘禹锡的离愁别绪,便写了这首送行的诗。这首诗是诗人在江陵作客期间,应刘上黄之请而写成的。 首联写景。“新莺”二句,描绘出一幅莺歌燕舞、生机盎然的春光图:黄莺躲到树叶后面唱着婉转的歌儿,燕子飞回窗下筑巢。这里,诗人抓住“莺”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荡子从游宦,思妾守房栊。 “荡子”指的是丈夫或恋人,此处指外出从官之人;“游宦”意即在外从政或为官。这句表达了男子因公差而远离家乡,妻子则留在家中怀念之情。 - 尘镜朝朝掩,寒衾夜夜空。 “尘镜”可能是指早晨起床后,尘埃覆盖的镜子;“寒衾”指寒冷的被子。这两句描绘了妻子每天清晨和夜晚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 若非新有悦,何事久西东? “新有悦”指最近产生的某种喜悦或情感
【解析】 此题考核名句的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池、荫、荐、堪、书、匹、春、苻苑、镂碧。 【答案】 池中种蒲叶,叶影荫池滨。未好中宫荐,行堪隐士轮。为书聊可截,匹柳复宜春。瑞叶生苻苑 镂碧献周人
【注释】 落日射罴诗:指唐代诗人杜甫的《暮春》诗:“落日绣衣人,晚霞明酒樽。白鱼吹玉笛,青兕舞朱颜,飞凫拂羽葆,极观穷壮观。落日绣衣人,指在落日余晖中观赏美景的游侠之士。晚霞明酒樽,指夕阳照耀着酒杯。白鱼吹玉笛,指鱼儿在水中跳跃,好像在吹奏玉笛一般悦耳动听。青兕舞朱颜,指犀牛奔跑时,其皮毛闪烁如同朱砂一样鲜艳夺目。飞凫拂羽葆,指天鹅在空中展翅高飞,仿佛是在拂拭它的翅膀。极观穷壮观,指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