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涉
以下是对《秋夜题夷陵水馆》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凝碧初高海气秋:“凝碧”意为凝聚如碧玉般清澈,“初高”表示刚刚升起,“秋”则直接点明了时间。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宁静景象,天空中的碧玉般的澄澈逐渐被秋天的寒意所取代。 - 桂轮斜落到江楼:这里的“桂轮”是指月亮,而“江楼”则是江边的建筑。诗人将月亮比作一轮桂树,形象地描述了月亮从天边缓缓落下的情景。 - 三更浦上巴歌歇:“三更”指的是深夜
【注释】 平流:平缓的流水。白日,指太阳光照耀下的水。无人爱:没有人欣赏。若个知:谁能够知晓。两重:两层。星点:星光点点。碧琉璃:绿色的琉璃瓦。 【译文】 平缓的流水无人欣赏,桥上闲行谁能够知晓?水面像晴天一样明净,天空和水面一样清亮,两重星星点缀着绿色琉璃瓦的屋顶。 【赏析】 此诗为作者登高望远,俯瞰城河之景,所做之作。首联写水无主,人不赏;颔联写天与水,水连天;颈联写星与瓦,瓦映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色,黄莺在树梢上低语,蝉在林间高歌,秋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梁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音乐体裁,这里的“梁州”指的是一种欢快、激昂的曲调。整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的痛苦。 注释: 1. 黄莺慢转引秋蝉 - 黄莺在树林里缓慢地飞翔,引导着秋蝉发出声音。 2. 冲断行云直入天 - 形容声音之大,仿佛能够冲垮云层,直达天空。 3. 一曲梁州听初了
注释:自从我辞官归隐山林,便把世俗的纷扰抛在脑后。每天常常关上门,直到中午才出来。想到世俗的人一定会大笑,我却不知自己已经老了。 赏析:此诗写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居生活的热爱。首联点明“身世两相遗”的主旨,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往往关门到午时”,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颔联用反诘语气,以俗流之笑作答,既表现出诗人不卑不亢的态度,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人的不屑一顾
注释: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在江边重聚的诗歌,诗中描述了卢龙将相之家的荣耀和财富,以及他们在瘴山上的重逢。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人在与友人相聚时,感慨自己曾经的荣耀和富贵,也怀念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诗中“三代卢龙将相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曾经辉煌历史的怀念;“五分符竹到天涯”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与朋友在瘴山上重逢
【注释】仙家:仙人居所,此处指苏轼的别墅。苍翠:指树木青翠。海槎:传说中海上浮木。酸涩:比喻果实味道酸涩。棠梨树:一种落叶乔木。高城:高大的城墙。 【赏析】诗题《题苏仙宅枯松》是说在苏仙(即苏东坡)的府第里,曾经生长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如今却只剩下了一株枯树,它的形态和颜色都与海边漂浮的木筏相似。然而,诗人认为这株枯树并不逊色于那些酸涩的棠梨树,反而能够独自在高楼大厦之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谪仙,即李白。白铜鞮,地名,在汉中郡。 谪仙是说李白曾游此境;花下,指汉水边。听歌,指赏景。醉眼迷,形容李白欣赏景物时如醉入仙境。烟树,泛指山水景色。更无人唱,指汉江上已不再有歌声回荡
【解析】 题武关,即题于武关,这是诗人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来往悲欢万里心”,写游子在武关的所见所感:他往来于这万里之遥,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悲痛和欢乐。第二句“多从此路计浮沉”,写他在这漫长的旅途上,常常为前途命运而忧心忡忡。第三句“皆缘不得空门要”,是说由于未能获得出家修道的机会,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末句“舜葬苍梧直至今”,写舜帝死后葬于苍梧(今湖南永兴县一带),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为他送葬
这首诗的原文是:“再宿武关” 译文: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注释: - 远别秦城万里游:离别了远方的秦城,开始了万里的旅行。 - 乱山高下出商州:乱石嶙峋的山峰高低起伏,从商州(一个地名)出现。 - 关门不锁寒溪水:关上大门却无法锁住那寒冷的溪水,可能暗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旅途感到不安或担忧。 - 一夜潺湲送客愁:夜深人静时
【题解】 这是一首自伤年老、怀旧的抒情诗。诗人在寺中饮茶,面对涧水,触景生情,不禁联想起自己的青春往事。他想到自己一生如梦,白发重来,不禁百感交集,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