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此题考核理解诗句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 “生逢花诞,祝花枝长好”,这是词人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从出生到成长,都充满了美好的祝愿,希望自己的人生如花般美好、圆满。 “一现昙花太娇小。看双鸦髻子,剪翠衫儿,图画里认得那回花貌”:这里写自己的美貌。词人的容颜娇小,如昙花一般短暂。词人用“双鸦髻子”、“剪翠衫儿”来比喻自己的容貌之美
念奴娇 瓜皮船小,泛明湖、千顷闲盟鸥侣。采采莲塘歌尚早,荷叶青钱无数。艇子摇烟,浪花溅碧,似洒疏疏雨。鲛宫能到,冷吟高唱倦句。 依约水佩风裳,玉箫金管,罗袜凌波去。偶现全身图画里,不是女儿秋浦。三尺蓬抛,一枝桨活,只有天围住。兰舟何限,笑它都隔尘路。 注释: - 瓜皮船:用西瓜皮制成的小船。 - 泛:泛舟,在水上行驶。 - 明湖:清澈的湖泊。 - 千顷:面积广大的田野。 - 闲盟鸥侣
【注释】 高阳台:词牌名。 西泠:在浙江杭州西湖西北,是西湖十景之一。 三弄冰弦:相传古琴有十三徽,弹拨时声如冰下流水,故称。 红桥:在杭州西湖上,建于北宋初年,为游船往来之桥。 芙蓉:荷花的别名。 素手:洁白的手。 湖边屋:指张先的别墅“小隐”,在杭州西湖之滨。 修箫:吹箫。双声:指二胡、笛子等乐器合奏时的和谐声音。 一段秋怀:指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情怀。 【赏析】
恋绣衾 一春风雨难放晴。倩谁描、帖子丙丁。卷不起,帘衣重,蝶销魂、花太瘦生。 韶华百五无佳日,误箫声、深巷卖饧。西湖约,何时准,翠衫儿、叠皱四停。 译文 春日里,细雨绵绵,我独倚窗前,凝望着外面的世界。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却又感到无奈与迷茫。春天本应是一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如今却因风雨而变得难以捉摸。这种天气,就像我的心境一般,既渴望阳光明媚,又害怕风雨侵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语境,把握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分析诗歌的情感和意境等。“恋绣衾”的意思是“怀念绣有花纹的被褥”,“半山山下水半塘”的意思是“半山腰的水塘”,这是对景物的描述。“绿阴阴、梅子正黄”的意思是“绿树成荫,梅子已经成熟了”。这是对时间、季节的描写。“记前度,桃花舫,更无人重到翠乡”的意思是“记得以前来过的地方,是桃花盛开的小舟
```text 谁。尺八钿箫花外吹。无人见,明月满罗帷。 【注释】 1. 尺八:一种中国传统的吹奏乐器。 2. 钿箫:指装饰有金银等金属片的箫,也指用金银等材料制成的箫。 3. 花外吹:在花开的地方吹奏。 4. 无人见:没有人看见。 5. 明月满:指月光洒满。 6. 罗帏(wéi):丝织的帷幕,代指室内。 【译文】 我在花开之处轻吹着尺八和钿箫,但没有人看见,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整个房间。
【注释】钿车:镶嵌金玉的车。西泠路:在今浙江杭州。跳珠:雨中飞溅的水滴,像珍珠跳动。云痴:形容天空如醉如痴的云色。愁水愁风:形容春末夏初,风雨交加。才放些晴:刚刚有些晴天。绿阴浓逗:浓密的树荫下。蜻蜓:指柳树。段家桥畔:指白堤。 【赏析】词人写于宋光宗绍熙年间(公元1194—1198年)。 上片写春日游赏西湖,以反衬自己心情的落寞。起首二句点出地点,“钿车不到”四字,说明自己与西湖的距离
【注释】 天公:指天帝。玉戏:比喻仙女的舞蹈。粉画嫏环地:用粉彩画成的女子环地,这里指女子环立在梅花树下。嫏环:美女。何必添香红袖倚:为何要添上香气来依靠红袖?红袖:指宫女。 香在万梅花里:梅花盛开时散发阵阵芳香,故称万梅花。 枝枝和雪空明:梅树枝条像积雪一般洁白明亮。 晓窗不点书灯:清晨的窗户不用点灯读书。 仙鹤飞来识字:仙鹤飞来时会在地上留下痕迹,表示它是一只仙鹤,所以能识字。 翠禽惊起无声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平韵。 绿阴:树荫。浓到山深处:浓密的树荫到了山的深处。 溪流:小溪。半湾:一半。 步屧(tuò):步行。邀凉:邀人乘凉。 青子:指果实。垂垂:高高的样子。 芳期:美好的约会。 桃叶桃根:泛指桃花,桃叶是传说中为西施洗过纱的河阳女子,桃根是汉乐府诗《江南》中的美女。这里借指情人。 曲港桥头:曲折的小河岸边。楝花:楝树的花
【注】: 晓莺啼破纱窗梦,东风又催花舫。水傍花流,花围水住,春水桃花新涨。兰棹画桨。有人影如云,坐来天上。认得仙源,一襟芳思幻霞想。——清晨的莺声唤醒了梦中的人。春风又一次催促着船儿驶向花港。水面旁的花随着水流漂转,而岸边的水也环绕着花儿。春天的河水和桃花一起涌上心头。兰香般的小舟划过,如同云朵一样的人坐在船上。他们认出了那片美丽的仙境,心中充满了幻想和思念。 清游放舟最小,苇绡千万树,都在曲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