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
夏日感怀,思念与悼亡交织在一起,心中切割着悲痛。痛当奈何,如何排遣这无尽的悲伤?得到思道的书信,心中安慰。薄热天气,你和孩子们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我已经尽力去处理一些旧事和烦恼,请不要过于匆忙。献上白疏给王羲之。 注释: - 夏日:夏天。 - 感思兼悼:既感到悲伤又想到死亡。 - 切割心怀:内心充满了痛苦。 - 痛当奈何奈何(tòng dāng nà méi):痛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
【注释】: 委曲前书:指《上达奚氏》一诗。 且想胜常也,诸人悉何如:意思是说,希望你的诗歌比往常写得更好些,诸公们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 承冠军定入,计今向达都:意思是说,你被选为冠军之后,现在正到达都城。 汝奉见欣庆:意思是说,你被选为冠军后,我非常高兴。 但恐停日不多耳:意思是说,只怕停留的时间不长罢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好友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上达奚氏》中的“愿言思伯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知铁石前往,快作乐。诸君善处世,达于当年,不复过此。 这句诗的意思是“既然已经决定了要走,就快快乐乐地去做吧。”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决断和行动的决心。 仆端坐将百日,为尸居解日耳。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静坐了将近一百天,就像是被囚禁在一个地方不能自由呼吸一样。” 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孤独和压抑的情绪。 不知那得不散怀。何其相思之深。临书意塞。 最后一句“不知那得不散怀
【注释】 消息:指书信。恒精:常精,即经常保持精神集中。以经心:用心处理事情。向秋冷疾下:因秋天天气寒冷而引起的头痛。断来:指书信来往。复小尔耳: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小事而烦恼。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朋友写来的一封回信,信中首先告诉朋友,他近来身体很好,生活也很愉快。然后,诗人又提醒朋友,在秋天天气转凉时,也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引起头痛等疾病。最后,诗人再次叮嘱朋友
【注释】 东山: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 新埭:古水名,在今浙江绍兴县东。 无乏:不要缺乏。 □百:泛指船夫。 叙奴:即叙儿。叙儿是东山女子的自称,意为“我”。 汝等慰安之:给你们安慰一下。 船□□给:船靠岸时,用绳索拴牢。 勿更须报:不要再去报告。 【译文】 东山松树贴满新埭,不要缺少东山松树,再送你一百人。叙述女子已经来到,你们要安慰她,使她不失去住处。船靠岸时用绳系好,不要再去报告。
注释:卫军尚未平定,哀劳之事,没有全部办妥,常常不得安宁。仆射解除台职,一定能够得到原谅吗?又向冠军告捷,悬系着希望。 赏析:诗人在诗中对国家大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忧虑。他认为卫军还未完全平定,哀劳之事没有得到全部办理,这使他感到不安。他担心自己的职责得不到履行,因为仆射已经解除了台职,他不知道是否能得到原谅。最后他又向冠军告捷,表示自己的愿望。全诗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不安
【注释】 ①帖:书信。 ②服汤酒:服药饮酒。 ③治渐折:病势逐渐减轻。 ④顿:停顿。 ⑤保爱:保重,爱护。 ⑥临书增怀:临别时写上几句表示思念的话。 ⑦王献之:王羲之的儿子,晋朝书法家,有《兰亭集序》传世。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问候。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 开头两句“先夜帖”,意思是说在夜晚接到了朋友的来信,感到十分安慰。“吾先夜遂大得服汤酒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 “想彼帖”是说思念那个女子,“悉佳”指“都好”,“汝复见诸女不?此上下故尔耳”的意思是:你见到那些女子没有?是因为地位高低的缘故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想那个女子,她都好。为什么你见不到呢?只是因为你的地位低。 【答案】 译文: 想起她,她都好。怎么你没见过她呢?就是因为她的身份高啊! 赏析: 全诗以“想彼”“汝复见诸女”为起兴。起兴之词
夏节帖 再次拜上。夏节将近,感触良多,惟独穷困号哭至断气之处,难以忍受。晴天晴快。不知身体怎样?吃饭吃得怎么样?很思念你。不知各位如何?还未回去,动静都不得安宁。这是多患难,心烦意乱。愿多多宽慰勉励,因此来问。 注释:夏节:指农历五月端午日,因端午节在夏历五月初五日。近:临近。感思深:感慨很深。崩绝:极度悲伤。晴快:晴朗宜人。不审:不知。体中:身体。复:还。食啖:吃饭。复多少:吃多少。甚驰情
诸女帖 诸女没有时间,事情悬心。阮新妇什么时候到?慰问姐姐眼下。 译文及注释 诸女无日,事悬心:诸女没有时间,事情悬心。 阮新妇何日至?慰姊目下:阮新妇什么时候到?安慰姐姐眼下。 赏析 《诸女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为他的妹妹写给侄媳妇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她们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