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基
【注释】方氏园居七首其五:旧物嗟孤剑,春风别五陵。未衰先遣妾,已静更疏僧。往事真骑虎,中年得纵鹰。两溪千顷月,谈坐不须灯。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故里时作的一组诗的第五首,写退隐后的生活和感慨。全诗语言平淡质朴,意境深远。 首句“旧物嗟孤剑”,感叹自己手中那柄曾经佩带多年的宝剑如今成了无用之物。这把宝剑是他少年时代随身佩戴的,后来因为屡遭挫折,便把它弃置不用了
诗句释义: 1. 北墅花连屋:描述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其花香弥漫整个房屋。 2. 东园菊绕庄:描述一个美丽的花园,菊花环绕着整个村庄。 3. 病长陪客坐:形容自己因为疾病而长时间陪伴客人。 4. 老不厌人狂:形容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并不讨厌别人过于热情的招待或言行。 5. 鹅鸭双陂雨,楂梨小树霜:描绘了一幅池塘边的景象,既有鹅鸭戏水的情景,又有山楂和梨树在寒风中瑟缩的画面。 6. 他年倘相遇
【注释】郊墟:郊外。新凉:秋夜的清凉。囊:袋子。试验药:指采集草药。稿集:手稿。著成书:写出了一本书。酒知:喝酒知道。愁减:忧愁减轻。花开:花儿开放,指春天。病除:病好了。何曾:不曾。山果:山上的水果。溪鱼:溪边的鱼。 【赏析】《方氏园居七首》是南宋诗人方回所作的组诗。方回字万里,号虚斋、桐江老人、桐江居士、紫阳居士、七峰退士,江西鄱阳人。宋末文学家,元代著名诗人。方回为文“简劲”,“峭直”
【注释】 ①江远树层层:指远处的江面上,树木层层叠叠。②蒲叶:指水生植物的茎叶,即蒲苇叶子。③渐:逐渐。增:长。④樽:酒杯。⑤竹净删逾瘦:形容竹叶因风而更加显得瘦弱。⑥花疏扫未能:形容花朵因风吹雨打而显得稀疏。⑦亭亭:挺立的样子。⑧川上鹄:即白鹅,在水上飞翔的样子。 【赏析】 此诗为寄叶德彰、戴叔能二首之一,写于元朝至顺年间(公元1330—1333年)。诗人借景抒情
诗的翻译:同去祭祀碧鸡神,丝萝又结姻缘。 文才如谢道韫,书法逼卫夫人。 冀缺最终能相敬,梁鸿不嫌贫。 还能事奉荆布,返回钓于五湖滨。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1. “同去祭祀碧鸡神” - 碧鸡神:一种古代神话中的神祇,常被用作地方保护神或吉祥物。 2. “丝萝又结姻缘” - 丝萝:植物名,常用来象征婚姻和联结。这里指代男女之间的结合。 3. “文如谢道韫,书逼卫夫人” - 谢道韫:晋朝著名女诗人
【注释】方氏园居七首 其二:这是一首描写园居生活的诗。多水少尘埃,经年不扫苔。竹繁频洗菜,松老别求栽。雪窦看碑入,云窗晒帖开。徐文与张羽,乘月想能来。 赏析:这首诗是写园居生活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四句写园居的生活,突出了园中景色清幽的特点。“多水”两句写园中的环境,突出了园中的自然之美。后四句则通过想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雨 雨急愁云黑,窗虚爱竹青。 石泉流细细,山鸟去冥冥。 醉里倾荷叶,饥来煮茯苓。 不知刘道士,何用换鹅经。 译文: 雨水急促地落下,乌云密布,天空显得有些阴沉。我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竹子依然翠绿青翠。 细流的泉水在石头间缓缓流淌,鸟儿也消失在了远方。我在醉酒中倾倒着荷叶,饥饿时煮着茯苓作为食物。 我不知道那位刘道士为何要换取鹅经。 注释: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雨景画卷
【注释】 薄宦:微贱的官职或卑微的身份。东海:指上海,古称东海。戍烟:戍楼里的炊烟。寒食:清明节前一、二日为寒食节,禁火冷食。蒲履:用蒲草编织的鞋。种木绵:种植棉子。荒寂:荒芜寂寞。微禄:微薄的俸禄。 【译文】 我微贱地担任着东海县的县令,孤城与戍楼隔着一片烟雾。清明节过后寒食节来临,人们纷纷踏上远行的船只,船帆在暮色中逐渐远去。深巷里有人编蒲草鞋,斜岗上有人栽种棉花树。请不要厌烦这里荒芜寂寥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晚树霜犹碧” - 关键词:晚树、霜、碧 - 注释:这里的“晚树”可能指的是在秋天依然绿意盎然的树木,而“霜犹碧”表达了即便是深秋时节,树叶上仍挂有未完全消融的寒霜,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秋天的寒冷和树木上残留的绿色,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第二句:“秋花雨未黄” - 关键词:秋花、雨、黄
【注释】 (1)偶题:即景题诗。 (2)身懒交游绝:指自己因为懒得与人来往,所以交游断绝。 (3)时危感慨新:指国家形势危急,而自己却感慨不已。 (4)清江催短鬓:形容岁月如流水般逝去,人的头发也渐渐变白了。 (5)芳草怨归人:《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里的“归人”泛指离家在外的人。此处化用其意。 (6)花落纵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