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基
奉天殿早朝二首 其一 双阙翚飞紫盖高,日华云影映松涛。 万年青拥连枝橘,千叶红开并蒂桃。 仗以玉龙衔宝玦,佩将金兕错银刀。 乍晴风日欣妍美,阖殿齐穿御赐袍。 译文: 双阙的彩绘鸟儿展翅飞翔紫色的宫顶高耸,太阳的光芒和云的影子映照着松林中的声响。万年青树簇拥着相连的橘子树,千片桃花像一对连理枝绽放着鲜艳的色彩。手持玉制的龙形佩饰,佩戴金制带有兽角的刀鞘,这是多么尊贵的身份!天气晴朗时风景美丽
【诗句释义】 1. 锦裆绣帽列金挝,玉节龙旂拱翠华。——皇帝的帽子用锦制成,装饰有绣花。玉节和龙旗环绕着皇帝,表示尊敬。 2. 甘露欺霜凝紫液,卿云如盖结丹霞。——甘露像露珠一样在霜上凝结成紫色的液体,如同云彩遮住了太阳形成红色的天空。 3. 莺声近隔宫中柳,骏骑遥穿仗外花。——鸟鸣声被隔在宫墙之外,远看就像柳树的影子,骏马骑着从远处经过。 4. 圣主直教恩泽遍,香罗先到小臣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此题共分两问,第一问为理解诗意,第二问为分析诗人的情感。“上马”是全诗的首句,起统领作用,以下三句都是写春天的景色。首句点明时令:春光明媚;二句描写春风:和暖而轻拂;三句描绘柳色:翠绿而鲜嫩;末句则描绘雪景
【注释】 春草:春天里生长的野草。 茸茸:草茂盛的样子。 六朝旧恨斜阳里:指东晋、南朝(六朝)时的往事,诗人借以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山河沦丧之慨。 南浦新愁细雨中:指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里化用其意,暗寓自己的离愁别绪。 近水欲迷歌扇绿:在水边唱歌时,歌扇上的绿色映入水中,使人分不清哪是歌声、哪是歌扇。 隔花偏衬舞裙红
【注释】 方氏园居七首 其七:方,地名。七首,诗的序数。回汀兼复渚:指曲折的湖边小洲。迢递:遥远。渔邦:渔村。有港皆通楫:指每个小港都能停船。无山不到窗:指每座山都能看到窗户。疏烟春陇犊:指春天时,远处的田垄上炊烟袅袅,像是一群小牛在吃草。深雪夜篱厖(máng):指冬天夜晚下着大雪,篱笆上的积雪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过客:过路的旅客。而翁恐姓庞:意思是说,这位老翁担心自己姓庞。而:代词,您、您的。翁
【注释】 雪:指雪花。欹欹整整复皑皑,可是春冰细剪裁。 欹(yī):倾斜;歪斜。整整:整齐的样子。皑皑:洁白貌。 可是:不过。春冰:初春的冰雪。细剪裁:用刀切得极细。 到处:到处是。玉立:像玉一样挺立。谁家庭院不花开? 几回旋绕还飞去,半饷悠扬却下来。 几回:几次。旋卷:盘旋、回旋。飞去:飘散。 半饷:一会儿。悠扬:轻缓舒展的样子。却下来:又落下。 独有梅边易消灭,也应和气近蓬莱。 独有
【注释】 重露:指深秋的雨露。澄:清澈,透明。轻风生夜凉:微风拂动着,使人感到夜晚的清凉。碧看湖草乱:湖面上的草丛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着。红爱渚莲香:岸边的莲花在秋风中散发着阵阵清香。有弟徒相忆,何人不异乡:有弟弟在家思念着我,谁又能不像我一样远离家乡呢?悲笳:悲凉的军号声。城上:即城上楼,为古时城门之上所设之楼。双泪落衣裳:泪水滴落在衣服上。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怀乡之情的诗。诗人以景托情
寄海盐杨砦官 在海边的岛屿连接村庄,地势险要容易发生战争;边境的城邑出现敌情遥远。秋日的雨幕笼罩边塞,夜晚的潮声伴随着号角。士兵饱食后争着投石头,农民闲时跳着舞蹈。母亲命令放弃收割,高高的田地里枯黄的禾苗。 译文: 在海边的岛屿与村庄相连,地势险要容易引发战斗;边境之城出现敌情遥远。秋季的风雨笼罩边疆,夜幕中传来号角声声。士兵们吃饱后争相投掷石块,农民们闲暇时欢快地跳舞。母亲嘱咐我们停止耕种
【注释】: 1. 方氏园居七首其六:指作者在方氏家园中种瓜的诗作。 2. 由来:从来,历来;自来。 3. 青门:即长安城西门,代指京城。 4. 习俗:风俗习惯,风气。 5. 营利:经商谋利。 6. 挂蓑:披着蓑衣。 7. 濯足:洗脚。 8. 齿稚(tǐ zhì)年:童年。 9. 漂零:漂泊流离,无定所。 【译文】: 从古代以来就种瓜的田园,到处都是青翠的城门。 人们习惯于贫穷,不耻于经商谋利。
【注释】方氏园居七首其五:旧物嗟孤剑,春风别五陵。未衰先遣妾,已静更疏僧。往事真骑虎,中年得纵鹰。两溪千顷月,谈坐不须灯。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故里时作的一组诗的第五首,写退隐后的生活和感慨。全诗语言平淡质朴,意境深远。 首句“旧物嗟孤剑”,感叹自己手中那柄曾经佩带多年的宝剑如今成了无用之物。这把宝剑是他少年时代随身佩戴的,后来因为屡遭挫折,便把它弃置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