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基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 其二 才向瑶台觅旧踪,曙鸦啼断景阳钟。 薄施朱粉妆偏媚,倒插花枝态更浓。 立近晚风迷蛱蝶,坐临秋水乱芙蓉。 多情莫恨蓬山远,只隔珠帘抵万重。 注释: 1. 才向瑶台觅旧踪:刚刚回到曾经去过的瑶台,寻找过去的痕迹。 2. 曙鸦啼断景阳钟:清晨的乌鸦叫声似乎在中断了景阳的报时声。景阳钟是古代皇宫中的报时工具,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回忆的断裂。 3. 薄施朱粉妆偏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组诗中的第三首,也是其中的一首。全诗如下: 细骨轻躯不耐风,春来帘幕怕朝东。 人间玉宇三山隔,天上银河一水通。 眉晕浅颦横晓绿,脸销残缬腻春红。 冰弦莫奏清商曲,满地霜华泣翠蓬。 注释: - 细骨轻躯:形容女子身材纤细、骨骼纤细如同柳枝般柔美。 - 不耐风:指女子娇弱,无法抵御风的侵袭。 - 春来:春天到来。 - 帘幕:窗帘和帷幕。 - 朝东:早晨面向东方。
注释: 新月:月亮初升的样子。 光斜镜露边:月光斜照在镜子的边缘上,使镜面变得模糊不清。 影没眉铺黛:月亮的影子遮住了眉毛的形状,像涂了一层黑色的颜料。 香烟隔院来:从隔壁传来了袅袅的香烟气息。 知有佳人拜:知道有人在向月亮祈祷或拜谢。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美丽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将月光、影子、香烟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诗句,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夜晚景象
注释:五彩缤纷的绣花衣裳,花朵多而枝叶稀疏。春天来了不敢穿,生怕引来双飞的蝴蝶。 赏析:此诗通过写春游时对五色绣衣的喜爱,反衬出自己内心的矛盾与不安。前两句描绘了绣衣的色彩和图案,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欣赏之情。然而,后两句却突然转折,表达了对春游的犹豫和顾虑,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诗人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全诗以细腻入微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内心充满矛盾、情感复杂的人物形象
辛夷花如雪般洁白地开放在庭院中,老去的岁月让人感到时间流逝得更快。 芳草逐渐茂盛起来,生长在歌馆周围;落花偏向舞筵四周飘落。 故人离别后都变成了黄土,南浦的春天来临了又见绿波。 想要搬来居住于曲阿之地,采集灵芝种植玉佩此山之中。 注释: 1. 辛夷(xīn yī):木兰科落叶乔木,花大而香,有白、紫、红三种。 2. 庭柯:院中的树木。 3. 愁惊:使忧愁的人惊讶。 4. 芳草渐于歌馆密
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 其一: 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离思两夷犹。 风鬟雾鬓遥相忆,月户云窗许暂留。 波冷绿尘罗袜晓,恨添红叶翠颦秋。 双鸾镜里瑶台雪,任是无情也上头。 注释与赏析 一、诗句释义 1. 一瓣芙蓉是彩舟:芙蓉是一种美丽的荷花,此处用来形容船的美丽如同一朵盛开的芙蓉,增添了诗意。 2. 棹歌离思两夷犹:棹歌是指划船时发出的声音,这里用来表达作者内心的离别之愁,感到迷茫和犹豫。 3.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及重点词语的含意,最后分析诗歌的情感主旨,并注意与诗歌的写作背景相联系来分析。 本题要求考生对“感春”进行鉴赏。“茂苑东风散鼓鼙”,茂苑即成都,东风吹拂着成都城,战鼓震天响,这是一幅典型的战争图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新柳》。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描绘了新柳的不同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新柳的喜爱和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下面是诗句的逐行解释: 第1句:“浓如烟草淡如金,濯濯姿容袅袅阴。” - 译文:浓密的柳条如同烟雾般缭绕,轻盈的枝条在阳光下显得柔美而幽暗。 - 注释:这句话通过对比“浓如烟草淡如金”和“濯濯姿容袅袅阴”,形象地描绘了新柳的外貌特征,既有浓密的绿色,又有着轻盈的线条。 第2句
【注释】 旌旗猎猎:指军容盛大。高城:高大的城墙。 曲水:曲水流长。飘香:形容花香四溢。 雨颉风颃:雨在天上飞舞,风在空中翻腾。枝外蝶:指柳树上的黄雀。 花遮柳映:指花丛中柳树的倒影。树头莺:指的是树上的黄雀。 乍笼纱帻:刚摘下纱巾。羞容老:脸上露出娇羞的表情。 试着罗衣:试着穿上罗衣。觉体轻:觉得身体轻盈起来。 犹忆醉归湖上路:仍然记得醉酒后走在湖边的小路上。 满身飞絮:指身上落满了柳絮
晚春三首 其二 宫树参差带苑墙,暖尘兼雾扑衣裳。 新蒲细柳皆春色,紫燕黄莺欲断肠。 沽酒客来花未落,祓除人去水犹香。 老怀无复登临赏,坐对钟山到夕阳。 注释:宫树参差地环绕着苑墙,微暖的尘土和迷蒙的雾气扑打在身上。新长出的蒲草和柳条都是春天的颜色,但燕子和黄莺却感到十分悲伤。买酒的人来了,花儿还没有谢落;祓除仪式的人走了,但水中还弥漫着香气。年岁已大,再也没有心情登上高山欣赏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