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孝友
【注释】 春生泽国芳菲早。——春天来到大地,草木茂盛,花朵鲜艳。泽国:水乡,这里指杭州。芳菲:花草的香气。 楼外墙阴闻语笑。——在西湖的楼外听到人们欢声笑语。 东君着意到西园,点破施朱浑未了。——春神故意把花弄红,使花朵更加艳丽,而那些被涂胭脂、抹红妆的人却还未打扮好。 楚云暮合吴天杳。——楚地乌云密合,笼罩着吴地的天空一片昏暗。暮合:夕阳西下。吴天:泛指江南一带。 天色沈沈云扰扰
这首诗的译文是:小桃破尽前风中的花瓣,匆匆度过青春年华。清瘦的身形无人知晓,相思之情无处寄托。书信寄给雁字,也难托付。花与泪珠相对落下,万红千翠尽春光,若比此情犹自薄。 注释解释: - 小桃破:指小桃花凋零。 - 萼:花朵最外面的一层,即花蕊周围的部分。 - 草草:匆忙,随意。 - 年华:指时间,岁月。 - 书凭雁字:用雁传书的方式传递书信。 - 万红千翠:形容春天景色绚丽多彩。 - 情犹自薄
醉倚危樯,望中归思生天际。 山腰渚尾。几簇渔樵市。 帆落西风,一段芦花水。 八千里。锦书欲寄。新雁曾来未。 注释: 醉倚危樯:醉酒后靠在高高的船舷上,形容心情沉重。 归思生天际:思乡之情弥漫天际。 山腰渚尾:山的腰部和湖的尾部。 几簇渔樵市:几座村落和集市。 帆落西风:帆船在西风中飘落。 一段芦花水:一片芦花飘飘荡荡的水。 八千里:八百里。 锦书欲寄:用锦缎制成的书信想要寄出。 新雁曾来未
【注释】 点绛唇·其三:点绛唇,唐教坊曲名。又名《醉花间》。双调六十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平韵。 着意栽(zhuó)银:用铅粉涂抹眉毛。 砌成:堆砌而成。 叶叶莲花舫(fǎn):船儿如同莲荷一样,层层叠叠。 霞摇荡:夕阳的余晖在水面上荡漾。 凌波:踩在水里,如履浮云。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如在水上行走。 鲸吸洪波量:大鱼吞食江河之水。比喻人胸怀壮志,能吞吐天地。 孤心赏:独自欣赏美景。 深幌
杨柳腰肢,春来尚怯铢衣重。 眼波偷送。 笑把花枝弄。 雨帐云屏,一枕高唐梦。 春情动。 殢人娇纵。 困亸钗横凤。 注释: - 杨柳腰肢:柳树细长的枝条,比喻女子的腰肢纤细。 - 铢衣重:古代妇女用珠宝制成的衣服,重量很重,这里形容春天的寒冷。 - 眼波:眼睛流动的光芒,常用来形容女性的温柔和妩媚。 - 高唐梦:传说中的一个爱情故事,故事中的男子在梦中与一位仙女相会,这里指春梦。 - 春情动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 蝶团飞。 注释: “蝶团”形容蝴蝶密集如团,这里可能指春天的蝴蝶飞舞的景象。 翻译: 蝴蝶成团地飞舞。 第二句: 莺乱啼。 注释: “莺”是黄鹂的意思,“乱啼”描绘了黄鹂叫声杂乱的情景。 翻译: 黄鹂在乱叫。 第三句: 陌上花开人未归。碧台歌舞稀。 注释: “陌上”指的是田间小路上,通常用于形容春日里的美丽景色;“碧台”可能是指一个装饰华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长相思》之一。全诗如下: 树槎牙,冰交加。 冷艳疏疏瘦影斜。几枝梅放花。 天一涯,语三叉。 已是情多怨物华。那堪更忆家。 注释: 1. 树槎牙:树形弯曲,像树枝交错。 2. 冰交加:形容树枝上挂满了冰凌,像是与冰雪交织在一起。 3. 冷艳疏疏:指梅花在冰雪中绽放,显得格外清冷而优雅。 4. 瘦影斜:指梅花枝条斜倚在寒风中,显得格外纤细。 5. 几枝梅放花
霁景澄秋,晚风吹尽朝来雨。 夕阳烟树。 万里山光暮。 一带长川,自在流今古。 人何处。 月波横素。 冷浸蒹葭浦。 注释: 霁景澄秋:晴空如洗的景象。 晚风吹尽朝来雨:傍晚的微风带走了早晨的细雨。 夕阳烟树:夕阳下的景色如同烟雾一般朦胧。 万里山光暮:远处的山脉在夕阳下显得非常遥远和模糊。 一带长川:一条蜿蜒流淌的大河。 自在流今古:河流自由地流淌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人何处:人在哪里?
注释: 醉寻芳草城头路。底事频凝伫。 丽谯直下小层楼,鸳瓦重重匀砌几重愁。 睡红颦翠春风面,咫尺无由见。 从教笑语落檐楹,图得香闺依约认郎声。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少女的闺房生活。她常常倚靠在窗边,眺望着远方的道路,思念着远行归来的人。她看着那美丽的楼阁,听着楼下的笑声,却无法见到心爱的人,只能听到他的声音,心中充满了思念与寂寞。 “醉寻芳草城头路。底事频凝伫。”这两句是说
【注释】 ①又:副词,表示反问。 ②痴:痴迷。 ③迷:迷恋。 ④天:指你、我的情思或心意。 ⑤怎:怎么。 ⑥长相思:即“长相思曲”,是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形式。 ⑦因缘:缘分。 ⑧重:再次。 【赏析】 此为一首情歌。诗中的“我”是一个痴情的男子,在与意中人的相恋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与她在一起,所以常常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于是创作了《长相思·其一》。 全诗共三段,每段四句,前两句对答,后两句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