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注释】 龙江湾:即龙川湾,在今广西桂平县。连山:连绵不绝的山。争南驰:争相向南奔腾而去。划断:划分,隔断。沧江:指龙川江,流经桂平、平南等地。势如万马奔:形容山势高峻,犹如万马奔驰。鞭𩍐:驱赶。忽:忽然;顿然。石角:山崖边角。不戴土:没有草木附着。苍然:苍翠貌。四无麓:四周都是山。寸草不得荣:一点草也长不出来了。唯含古苔绿:只有生长着古老的苔藓绿色植物。浪波:波浪。撞:冲击。岩窦:山洞。琴筑
【解析】 题云山图八首其一,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诗的前两句“烟霏乱晴旭,遥见西林山”,是写远望所见之景,描绘了一幅烟霞弥漫、旭日东升的景色,在旭日初升之际,远看西边的山峦,只见一片迷蒙的烟雾。 【答案】 诗句译文:在旭日初照时,远看西边的群山。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作者远观西林山的景象。从全诗来看,诗人对所画的景物有自己独到的感受和评价,他以自己的主观体验来体味画面上呈现出来的意境
【注释】: ①郭:外城。知还溪居:知道你在溪边居住。 ②举世:指世上的人。③何人:谁。④识:了解。徒:空,白白地。⑤落日收书卷:太阳落山时收起了书籍。⑥凉风送酒杯:微风送来了酒杯。⑦纷纷:杂乱的样子。⑧俗中恶:世俗的恶劣。⑨迟重来:迟迟不愿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写于诗人与知交莫翥分别之际。首句“举世皆如醉”总括全诗,点明主题。“何处觅知音”,世间难觅知已。第二
三江口望京阙 凋年赴陵邑,稚景怀京阙。 引领鳷鹊观,言旋桃李月。 绿芜满芳甸,青山丽佳节。 沙气已含春,柳意方辞雪。 征夫方迩止,同心仍阻绝。 逃空庶无遗,赏胜聊自悦。 吾其和天倪,将从庄生说。 注释: - 三江口:指长江入海的三个入口,这里指长江入海口。 - 陵邑:古时指帝王所建的城镇,此处指代京城。 - 稚景:年轻的景色。 - 引领:仰望。 - 鳷鹊观:传说中的一种仙鸟,即鳷鹊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赏析与理解。“雨夜”是诗题,也是全诗的核心意象。全篇以“雨夜”作为线索,从“寝阁”写到“人境”,从“禽归”写到“风断”,从“春雨”写到“空山客”。诗人通过雨夜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对人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1) 前两句写诗人因夜深人静而听到雨声,由听觉引发联想,想到春天夜晚在园中闲步,看到满地落花,不由感叹人世的寂寞,从而引出“谁谓在人境”的诗句
注释: 蝉鸣声在城外,傍晚时分,你乘船出烟霞的门户。清凉的风吹来皓月,迢递送君归。 自识门前树,遥闻窗下机。应叹缁尘满,临流一浣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离别前的景象。首句写知还溪居,次句写送别;第三、四句写别后,以景寄情;末联写别后的思念。全诗意境高远,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动人。 此诗开篇便点明了知还溪居,这是为送莫翥入郭作的准备。“蝉鸣山郭晏”,这是说
【注解】 幽栖:幽居;出尘表:超脱尘世。 袖得:手捧,指从书卷上摘下。 碧苔篇:青苔上的字迹。 山空人转独:夕阳西下,山色空蒙,人影孤独,只有自己一人在山间漫步。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隐居于山中读书时所作。 首联“幽栖出尘表,空翠连松竹”。诗人在深山之中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远离尘嚣喧嚣,心境宁静安详。他选择的住处是松下读书图,这里的松树苍翠欲滴,竹子挺拔秀丽,四周一片静谧
玄天无烈风,江水日夜清。 驰波渺东注,回流抱神京。 至哉钟水德,乃以龙为名。 舟樯万方合,雄丽殊百城。 昔云天堑险,今为衣带萦。 山川迹不改,人理有代更。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一次旅行中经过龙江湾的景象。诗中描绘了玄天无烈风、江水日夜清、驰波渺东注等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龙江湾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译文: 玄天无烈风,江水日夜清。 驰波渺东注,回流抱神京。 至哉钟水德
【注释】 晓起:清晨起床。 新寒人独卧:清晨寒冷,独自躺着。新寒,指初生的寒气。 寝扉风自开:睡觉的门户被风吹开了。寝扉,卧室的门。 向无羁旅念:以往没有羁旅之思。 秋思亦佳哉:秋天的思念也美好啊。 曙禽翻暗竹:拂晓时鸟儿惊动着竹林。 白露泻青苔:白露滴落在青苔上。 欲赋幽居意:想要表达隐居的意思。 对景每难裁:面对景色总是难以下笔。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诗。诗人在晨曦微明的时候
【注释】 过白马湖:经过白马湖。 沿流:沿着江流。 信归棹:顺着船桨,顺着水路回家。 渐与青山远:渐渐远离了青山。 遥见鸊鹈飞:远远地看到鸊鹈鸟飞翔。 蘼芜春尚浅:蘼芜花还未开,春天还没有来到。 空嗟心爱离:徒然感叹自己喜爱的东西将要离去。 莫缓愁肠转:不要延缓忧愁的肠子在转动。 不对芳尊酒:不面对那美酒而发愁。 纷思终难遣:纷繁的思绪永远无法驱遣。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