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译文】 茫茫高邮城,下有古战场。当时鱼盐子,弄兵此跳踉。燕师扫境出,供馈走四方。长围匝百里,旌甲耀八荒。势如泰山颓,一卵安能当。骄将存姑息,顿刃待其降。两机不容发,岂暇虑杀伤。一朝谤书行,将殒兵亦亡。唶哉三里城,百万莫与亢。鹿走命在庖,终然属其王。空余菩萨台,落日风沙黄。 【赏析】 《纪行诗八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八首,每首四句,前四句描写战乱后的情景,后四句议论时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组诗作品《题云山图八首》中的第四首。 诗句解读: - 猿啼楚山晚,云生冒洲渚: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山中猿猴啼叫、云雾缭绕的景象。猿猴的叫声回荡在傍晚时分的楚山之中,而云雾则从岛屿上升腾而起,增添了山间的神秘感。 - 返照入澄江,风吹半峰雨:这句诗描述了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清澈的江面上,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同时,一阵风拂过山峰,带来了雨点,使得景色更加动人。 - 中有远行舟
南山隔秋水,秀色空在眼。 褰裳不可涉,临流思无限。 注释: - 南山:指位于北方的华山。 - 秋水:秋天的河水。 - 空:徒然,白白地。 - 褰裳(qǐshang):撩起衣服,形容轻装简从。 - 可:能。 - 济:渡水,渡河。 - 宁:怎么。 - 辞去:离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南山隔秋水,秀色空在眼。”通过描绘南山和秋水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清新的氛围。接着
【注释】 答:回信;复信。 武康徐高士:徐照,字升之,号武康,浙江德清人,宋代诗人、画家。 开缄:打开信封,指读信。 散吾虑:解除我的烦忧。 何由知我处:从哪里能知道我所在的地方。 剪纸:指用刀剪纸做成的信,即手写信。 还寄山僧去:请把这封信寄给山上的僧人。 为问片云间:请向天边的片云问候。 【赏析】 这是一首答谢友人的诗。诗人收到好友徐高士寄来的书信后非常高兴,立即回信。在信中
【注释】 参差:参差不齐,不整齐的样子。窈窕:幽深,深远的样子。若:如。中林子:指晋代的名士王中之(字仲祖)。迟迟:迟缓貌。南涧:南边的山涧。 【赏析】 《题云山图》,这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诗。此诗是作者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即景抒怀而作。首句写云山的树木参差错落;第二句写云山的花源幽深明亮;第三句想象云山之中的白云,如果伸手可以揽取;第四句写在云山中鸟鸣声不绝于耳。全诗以云山为描写对象,用拟人的方法
潮落寒沙广,苍然远山暮。 何处罟师归,自识门前树。 披图忆所历,仿佛松滋渡。 注释:译文:潮水退去,广阔的沙滩上,远方的山峦显得苍茫而寂静。不知何处渔船归来,却能认出家门前的古树。打开画卷回忆过去的经历,仿佛回到了松滋渡过江时的情景。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宁静、幽静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潮落寒沙广,苍然远山暮”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
诗句释义 1. 冻雨不成雪:描述了天气状况,即下着冻雨而未能变成大雪。 2. 客行利新晴:表达了旅人出行在雨后新晴时分的情景。 3. 回睇三山外:回头看向远处的三山(即福建的武夷山)。 4. 残阳霭余明:描述傍晚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江面上的景象,光线显得朦胧而美丽。 5. 江神不扬波:指江水平静,不受任何外界扰动。 6. 归流淡且平:指江水回流,水面平静如镜。 7. 使者诚宣德
【注释】 桐坞:山名。后岩:山的半腰。盘陀石:盘曲不平的大石头。淋漓:形容墨迹淋漓,色彩鲜明。樵夫:指砍柴的人。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桐坞后岩游览时的情景。开头两句“牵萝陟云崦,憩此盘陀石”,是说攀着萝藤登上了云遮雾罩的山坳,在盘曲不平的巨石上歇息下来。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但其中蕴含着作者的游兴与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三句“欲去更题名”是说诗人打算离开此地,却仍然留下了自己的名姓。这里的“题”字
题云山图八首 坐爱西山翠,手版方支颐。 白鸟逝如彼,孤云淡若斯。 谁能闲料理,空滞还山期。 注释: 坐爱:喜爱。 西山:指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 手版:指手执的笏板。古代臣下上朝时持以记载言事,也指手执笏板。 方支颐:正对着颊边。颐,面颊。 逝:往。 如彼:像那样。 斯:如此,这样。 谁能:如何能够。 闲料理:闲暇时间整理、治理。 谁:疑问词。 空:徒然。 还山期:归隐山野的希望。 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描写作者游览龙江湾时所见景色。诗中运用了“两山夹沧江”、“维天设巨险”等形象比喻和夸张手法,生动描绘了龙江湾的雄奇险要,气势磅礴。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形象鲜明,富有动感。 【注释】 ①龙江:指赣江,流经江西省北部。 ②沧江:指长江。 ③拍浮:游泳。若无根:没有依托。 ④利石:锋利如剑戟的岩石。侔(móu):比得上;相等。 ⑤吐吞:吞吐。 ⑥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