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注释】 采苓子:即茯苓,一种药用菌。 霭:弥漫。 灵苗:指灵芝等仙草。 孤芳不自掩:独自开放不遮掩。 潘斋:道家语,指道家的斋戒生活。延道心:保持道家的心性。 赏析: 《题采苓子卷》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此诗以写药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四句写采药人的行踪,后四句写采药人的心情和志趣。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优美。 首句“春山霭众绿”,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山景图。这里
【注释】 过白马湖:经过白马湖。 沿流:沿着江流。 信归棹:顺着船桨,顺着水路回家。 渐与青山远:渐渐远离了青山。 遥见鸊鹈飞:远远地看到鸊鹈鸟飞翔。 蘼芜春尚浅:蘼芜花还未开,春天还没有来到。 空嗟心爱离:徒然感叹自己喜爱的东西将要离去。 莫缓愁肠转:不要延缓忧愁的肠子在转动。 不对芳尊酒:不面对那美酒而发愁。 纷思终难遣:纷繁的思绪永远无法驱遣。 【赏析】
【注】朝雨:早晨的雨水。 竹色悦朝雨,鸟鸣人正闲。 竹叶因朝雨而显得更加翠绿,鸟儿因清晨的宁静而发出欢快的歌声。 持:拿着。羽扇:用羽毛装饰的扇子。 遥咏西楼山,企彼巢居士。 远眺西山,吟咏着那里的山峦。仰望天空,羡慕那里悠闲自得的高士。 企:仰望。 巢居士:指隐逸之士。 高卧石林间,团团青桂树。 在岩石丛中悠然自得地躺卧,欣赏那团团郁郁葱葱的桂花树。 岁晏:一年即将结束。岁晏:年暮。 待予攀
潭上偶咏 回涧曲如月,泠然绿树根。 云山自幽寂,水石共成喧。 静观因悟性,耽听欲忘言。 何由驻尘驾,迢递一寻源。 注释: 1. 回涧曲如月:形容山涧的弯曲像月亮一样,水流回旋曲折,如同月亮的形状。 2. 泠然绿树根:形容绿树在水边生长,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3. 云山自幽寂:形容山上云雾缭绕,显得十分幽静。 4. 水石共成喧:形容水声和石头撞击的声音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喧闹的氛围。 5.
这首诗由竹溪至梅溪偶成,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是逐句释义: 出门怀清旷,入舟苦炎炽。 皇天从人欲,飞雨飒然至。 风吹波上寒,凄其感秋气。 暝投山僧眠,复得清净地。 舟人候明发,徒侣不得迟。 溯流多杜渚,篙楫颇告瘁。 虽微三巴险,事与五盘异。 闻昔天目顶,灵物久潜閟。 一朝赴大壑,怒折崖谷碎。 回头顾其儿,首尾屡相值。 至今此溪水,斗折七十二。 世远众喧传,茫昧竟谁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赠胡若海》。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胡叶两才子,束发好从戎。 胡叶指的是胡人,这里可能是指胡人中的两个年轻人。他们是才华横溢的少年,从小就立志要投身军旅生活。 2. 弃书去学剑,联翩行伍中。 他们放弃了读书的机会,去学习剑术,希望能够在军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3. 论兵舌吐火,见敌耳生风。 他们在讨论军事时,言辞激昂,如同烈火般燃烧;在面对敌人时,反应迅速
郭上舍读书处 虫鸣县斋晚,月满杏花坛。 散帙夜方半,下帷人独寒。 屡看孤烛换,讵闻清漏残。 拥衣待中旦,杂佩已珊珊。 译文: 郭上舍的书房 在县衙的斋房内,虫鸣声已经响起,月亮也爬上了杏花坛。 书桌散置着书卷,我刚刚进入梦乡,却感觉四周一片寂静。 不时地更换着孤灯,然而却听不到更鼓的声音和滴漏水声的回音。 抱着被褥等待天明的到来,身上的衣服也随着夜色渐渐变得寒冷。 赏析:
【注释】 松竹轩:指松竹堂,在苏州虎丘山。曹务局终朝:曹务局是明代官署名,掌管织造、营造等事,“终朝”是整日。斋居暂休沐:暂时放下公事,休息沐浴。松阴生昼寒:松树的阴影使人感到白天也有些寒冷。连:紧接。苔绿:苔藓的颜色是绿色的。醉吏:喝醉了的官员。时对高僧宿:时常和僧人一起住宿。毋(wú)将簿领来:不要带着公务来。簿领:公文、文案一类的事务。秽(huì):玷污,污染。山林躅(zhú)
寓徐给事宅观旧所植竹树怆然有怀君为金门彦,我向故山来。 注释:你是朝廷中的贤能之士,我却是来自故地的闲人。 芳树绕庭绿,犹是去时栽。 注释:庭院里生长着茂盛的翠绿树木,就像当年种下的一样。 寝阁铺余馥,宾位满青苔。 注释:卧室里弥漫着芬芳的余香,宾客座位上长满了青苔。 孤赏谁为乐,园花空自开。 注释:独自欣赏美景,却不知是谁的快乐,花园里的花儿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赏析
我有一区宅,寄在匡庐山。 香炉起户外,瀑布落檐间。 梅老花空发,草芳人未还。 恰有藤萝月,夜夜照松关。 注释: 1. 我有一区宅:我有一处住宅。区,这里用作量词,表示一定的范围或区域。 2. 寄在匡庐山:我的住宅位于匡庐山。这里指的是作者的住所所在地,匡庐山可能是一个地名,与作者有关。 3. 香炉起户外:香气从户外的香炉中飘出。香炉是一种古代的焚香器具,通常放置在室外,用以散发香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