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解析】 本诗是作者被贬后,在玉冈作的组诗。诗人以“秋兴”为题,描绘了秋天时景,抒写了自己对国事的忧愤之情,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苍凉。 (一) 泸水:即泸江,源出四川泸州,流到云南大理,又流入南海与南盘江汇合。烟销秋日晶:烟波浩渺,秋日澄明。泸水秋日澄明如镜,烟波浩渺。 译文:泸江之水在秋天澄澈透明,烟波浩渺。 赏析:此联描写眼前景物,以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注释: 浪蕊浮花谢俗尘:浪蕊,指牡丹的花瓣,浮花,形容牡丹开放时花瓣轻盈飘逸的样子。谢俗尘,意思是脱离了尘世的纷扰。 洛阳移种独饶春:洛阳移种,指的是从洛阳移植过来的牡丹。独饶春,表示这些牡丹与众不同,它们在春天里特别引人注目,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雨中淡泊同幽客:雨中,指的是牡丹花在雨中开放的情景。淡泊,形容牡丹花的颜色淡雅,不张扬。同幽客,指的是那些与牡丹花相配的人或者事物。幽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 “喜张处士枉过次韵答意”:高兴张处士光临我的家做客,我作诗来酬答他的感情。 “诗客春残病未兴”,诗人因年老多病,无法到野外去游玩,只好在家中写诗以解闷。 “白头漫兴只如曾”,我年事已高,兴致索然,只能像曾经那样漫不经心地写写诗,聊以自慰。
【注释】 襄州:指荆州,古属楚,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是三国时魏、蜀的争夺焦点。 野树寒山对倚楼:在南门外有一座小楼,楼上倚着许多野树,远处还有座山峰。 城空无食客:城已空荡无人。 霸王宅坏有荒丘:当年项羽曾在这里修筑豪华的宫殿,现在却只剩下一片荒芜的丘地。 秋水茫茫共北流:秋天的水波浩渺无边,流向北方。 只是今时已惆怅,不应更为昔人愁:如今这里已经是令人惆怅了,更不应该为过去的人而感到忧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其译文如下: 选佛场中让长年,爱投静刹寄高禅。 法身谩应人天供,世谛兼通内外篇。 月照袈裟行道遍,华飞如意说经圆。 闻师剩有藏书在,拟借邻房未有缘。 注释: 1. 选佛场中让长年:选择佛道作为一生的追求和修行之地。 2. 爱投静刹寄高禅:喜欢到安静的地方去修行,寄希望于得到高深的佛法。 3. 法身谩应人天供:佛教中的“法身”是最高的本体,与人类的生活无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首咏牡丹的小诗,全诗四句,每句都运用典故,表达作者的情感。“沉香亭路到无因”,意思是说,牡丹花下的道路,没有尽头,无法到达;“怅望东风欲度春”的意思是,我惆怅地遥望春风,想吹开牡丹花,让它度过春天的时节,但风却无法达到。“秾艳重逢木芍药”的意思是,鲜艳美丽的花朵再次相逢,是木芍药。这里的花指的是牡丹花。“丽词应泣谪仙人”的意思是,美丽的词句
【注释】 ①潘主簿:指潘孟。潘孟,字安仁,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 ②槿花先夕:语出《楚辞·招隐士》:“朝采其蕨,夕见日星;人生若寄旅,我独何怨尤!……朝发欣于木,夕至集于株;……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③“五月”二句:指潘孟在临终前归葬时。孤嫠(liáo):寡妇。旅榇:灵车。铭旌:刻有死者姓名的旗子,悬挂墓地作为标志。东山:地名。汉末潘安为侍中,曾游于上东门,后以“东山”借指高官显达
【注释】: 1. 新来初握长官符: 新任官员初次掌握官职。 2. 漫讶归装问去途: 随意询问回家的行李和路途的情况。 3. 多病独便抛簿领: 因生病身体不便,就抛弃了公务文件。 4. 远来应自剧江湖: 远离家乡来到这里,应该更加感到人生旅途艰辛。 5. 一官迟暮冯唐传: 在官场中任职已到晚年,如同汉文帝时期的冯唐一样有才华却未有机会施展。 6. 孤棹夷犹范蠡图: 独自乘船,犹豫不决
风雨归舟次韵 客到寻常不整巾,旋羞鸡黍供清贫。 孤舟分袂秋同迥,独鹤随筇晚自驯。 曾迓雪中回剡曲,定从花外说秦人。 于今更忆玄真子,细雨斜风入咏新。 注释: 1. 客到:客人来访。寻常:平常的日子。整巾:整理头巾。这里指理了理头发。 2. 分袂:分别。秋:季节,秋天。迥:远,这里指远去。 3. 曾迓(yà):曾经招待。雪中:雪天。剡(shàn)曲:地名。在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境内
赠殷道士 少年曾喜诵南华,解指邻山说是家。 九转自调丹灶火,千年应见碧桃花。 青溪道士寰中鹤,碧海仙人袖里蛇。 不为观鹅频过馆,驻颜端欲乞灵砂。 注释: 1. 少年曾喜诵南华:曾经年少时喜欢诵读《南华经》。 2. 解指邻山说是家:《南华经》中有“解指邻山说是家”的句子,意指可以随意指点身边的山成为家。 3. 九转自调丹灶火:用九转炼丹的方法来调理炉灶的火焰。 4. 千年应见碧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