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诗句原文: 采采不盈襜,幽芳逐微步。 欲为公子裳,敢谓行多露。 翻译: 采摘的鲜花不多,却足以装点衣衫; 清新的香味随着步伐轻盈地飘散。 想要为你披上衣裳,却不敢说你走过的路太多泥泞。 注释: 1. 采采不盈襜:指采摘到的花朵虽然不多,但已经足够装饰衣衫了。 2. 幽芳:指清新的花香。 3. 微步:轻盈的脚步。 4. 欲为公子裳:想要为你披上一件衣裳。 5. 敢谓行多露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八 见山坡 注释:举头看见南山,相距不过几里。不要说不在山中,看山就像在屋里一样。 赏析: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站在山坡上看到南山的景色,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注释:在北方的高亭上眺望南方的港湾,高耸的树林上垂挂着薜荔和萝藦。太阳落山的时候乌鸦叫声急促,不时听到劳苦的人们唱着劳动的歌。 赏析:诗中描写了诗人站在北亭之上,远望南方,看到那里有高大的林木,它们高高的挂在枝头,如同悬挂着一串串的薜萝一样,十分美丽。当太阳落山时,乌鸦开始叫唤,它们急急忙忙地回家去了。这时,诗人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那些辛苦劳作的人们正在唱歌。他们的生活虽然辛苦
【注释】 水边桃花:水边生长的桃树。 何处惜春华:春天的美景,谁又能珍惜?何尝不是在“惜春华”。 芳桃水际花:盛开的水边的桃花。 明朝风雨后:明日的风雨之后。 流落傍谁家:飘落到谁的家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桃花被风浪所吹打的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 “何处惜春华”:诗人以设问句开头,表达了对美好春光流逝的惋惜与哀伤之情
【注释】 寝斋夜咏:在寝室中夜间吟唱。 沉沉寒:指深秋的寒气。 寂寞:孤独。 赖得(lài dé):幸亏。 窗间月:指从窗户照进屋内的月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之夜,诗人独居室内,感到孤寂无聊时吟诵的诗。 “沉沉寒夜里。”点出时间是深夜,环境是寂静的。一个“沉沉”字,写出了环境的冷清和气氛的沉寂,渲染了一种凄凉、寂寞的气氛。“寂寞有谁怜”,写诗人独坐于幽室之中,无人相伴,只有自己一人
【注释】 方园:庭院。杂咏:随意吟咏。 汲:汲取。晨井:清晨的井水。灌:浇。 卷:卷起,收起。绠:井上的绳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田园风光的诗。首句写诗人在早晨起床之后,抱着瓮到井边去打水。次句写他提了空瓮回来,把井水洒在身上,以驱散身上的寒气。第三句说诗人独自坐在院子里,卷起井边的绳子,用井水浇花。最后一句写诗人回到家中,园里芳草茂盛,香气扑鼻,还弥漫在衣襟上。全诗语言平淡自然
注释:平坦的小山坡像手掌一样平展,春天时绿草肥美。牛羊知道家在何处,傍晚时分自己能回到牧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牧场的美丽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小山坡、绿草地、牛羊等景物,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歌也传达出一种宁静和平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发的气息
【题解】此诗是作者在隐居谷口期间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注释】谷口:山谷口,泛指南山脚下的谷地或山村。林樾(yè):树木遮蔽下的阴凉处。孤村:孤独的村庄。云气深:云雾缭绕、弥漫于整个村落。千山雨初歇:千山万壑中,刚刚停歇了一场大雨。 【赏析】首句点“未归”,次句写“凉风”。三、四两句写景。“孤村”二字点出“人未归”
注释:性子与韦刺史一样,喜爱焚香静坐。宝鼎和鸡舌并置,烦请您尽快寄来。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得到朋友的赠诗后写给友人的回信。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感谢之情以及对其诗才的赞赏
【注释】 兰室:即兰香,古人用以比喻幽静雅致的生活情趣。五咏:指《兰香》这首诗歌中的五个诗句。 其一:这是第一首诗的第一句。香:香气。杂麝犹能别,兼风更不分:意思是说,即使有麝香的香味,也还是能够分辨出来;即使是风吹过来,也还是闻不到气味。 静:这里指兰花生长在深山幽处。自得:自己感到快乐、满足。 觅(mì)处:寻找它的地方。却无闻:却什么也听不到。 赏析: 全诗以“香”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