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涂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迢遰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 注释: “迢遰”意味着漫长且遥远的道路,“三巴”泛指蜀地,古称“巴山道”,即今四川一带。“羁危”形容旅途的艰难和不安。整句描绘了行走在遥远而危险的巴山路上的孤寂与不安。 - 赏析: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巴山道路上的孤独和艰难,表达了对旅途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2.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 注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在道路上送别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即将返回江南。这里的“江南”泛指中国的东部地区。 2. 又指烟波算路岐: “烟波”指的是江上的烟雾和波浪,这里用来象征旅途中的迷茫和困惑。“算路岐”意味着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面临选择和抉择,这既是挑战也是成长的机会。 3. 此生多是厌羁离: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羁旅生活的厌倦之情
夏日书怀寄道友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 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 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注释: - 达即匡邦:达到高位后要辅佐国家治理。 - 退即耕:隐居田园生活。 - 是非:争执与纠纷。 - 终期:最终希望。 - 道向希夷:追求道家隐逸之境。 - 未省心因:担心外界事物影响自己心境。 - 峰转:山峰转动或变化。 - 雉飞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和内容。 诗句释义: 1. 宿庐山绝顶山舍 - 指的是在庐山的最高峰上的住所。 2. 一磴出林端 - 从树林的边缘开始,走上一段石阶。 3. 千峰次第看 - 依次观看远处的山峰。 4. 长闲如未遂 - 长久的闲暇如同未能实现的愿望。 5. 暂到亦应难 - 暂时到达也应该感到困难。 6. 谷树云埋老 - 山谷中的古树被云雾遮掩,显得古老而神秘。 7. 僧窗瀑影寒 -
【解析】 此诗为五言律诗,是作者隐居时所作。首联写“入千岑”之境,“幽人”之意自见;颔联写“不逢秦世乱”之慨与“未觉武陵深”之叹;颈联写诗人在山中观景的所见和所感;尾联写诗人在山中的所思。全篇以“重寻”二字作结,点明题旨。 【答案】 译文: 一条小径通向千峰万壑,隐士在此可以重游故地。 没有遭遇到秦汉乱世的战乱,也没有觉察到武陵的幽深。 石上滚动着寒气,云归时带来夕阳的阴影。 却愁长久坐卧
秋宿鹤林寺 步步入林中,山穷意未穷。 偏逢僧话久,转与鹤栖同。 烛焰风销尽,兰条露湿空。 又须从此别,江上正秋鸿。 译文: 我一步步走进树林中,山穷水尽但心中仍充满诗意。 偶然遇上一位僧人聊了很久的话,我不禁感叹时间如鹤般悠闲地在林间漫步。 风吹灭了蜡烛的火光,月光洒在竹叶上,露珠打湿了青翠的竹子。 我又必须从这里告别,江上的鸿雁正在飞翔,而我在此处停留。 注释: 1. 步步
申州道中 风紧日凄凄,乡心向此迷。 水分平楚阔,山接故关低。 客路缘烽火,人家厌鼓鼙。 那堪独驰马,江树穆陵西。 注释: 申州: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境内。 风紧:风很大。 日凄凄:天色阴沉,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乡心向此迷:故乡的思念之情让我迷失方向。 水分平楚:形容河水宽阔,两岸平缓。 山接故关低:山峦连绵,仿佛与旧时的边关相接。 客路缘烽火:旅途中,因为战争而增添了许多艰辛和危险。
幽兰 幽兰(一种植物)生长得隐秘,众人都不了解,它的芬芳却暗暗地散发出来。 自己没有君子佩带,不是国香的衰败。 白露沾湿长草,春风吹来总是迟滞。 不如那些在路旁生长的草,香气浓郁想要做什么?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对兰花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情感。首联两句写“幽兰”生长的环境及其特点,表现其不被人知、不与世俗争奇斗艳的品质;中间两联用对比手法,写“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注释】 1. 春日闲居忆江南旧业:春天里,诗人在悠闲的家中回忆过去的江南生活。 2. 杜门朝复夕:闭门不出,一天到晚。 3. 岂是解谋身:怎么能够只顾自己的利益呢? 4. 梦不离泉石:梦想总是与自然山水相伴。 5. 林唯称隐沦:山林间只适合隐逸的生活。 6. 渐谙浮世事:逐渐了解世俗人情。 7. 转忆故山春:转而思念家乡的春天。 8. 南国水风暖:南方的水域温暖,适宜水生植物生长。 9.
江上怀翠微寺空上人 在江边思念翠微寺中的空上人。 旅泛本无定,相逢那可期。 漂泊在外的人本就没有定处,与友人相遇又怎能预测? 空怀白阁夜,未答碧云诗。 我内心充满对白阁的回忆,却没有回应碧云的诗句。 暮雨潮生早,春寒雁到迟。 傍晚的雨使潮水提前上涨,春冷使得大雁到达得晚。 所思今不见,乡国正天涯。 我所思念的人如今看不到了,我的家乡也远在天涯。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