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
武昌:指湖北武昌,今武汉。李龙潭邸:指李龙潭的住所。 比来三食武昌鱼,今日重留静者居:自从来到武昌以来,我三餐都吃武昌鱼,今天特地留下来,住在静者的家里。 我有弟兄皆慕道:我兄弟都很崇尚道义。 君多任侠独怜予:你有很多任侠行为,唯独对我表示怜悯。 尊前鹦鹉人如在,楼上元龙傲不除:尊前的鹦鹉好像还在,楼上的张元龙(张飞)依然傲然不动。 芳草封天波似雪,卷帘对雨读新书:芳草覆盖着天际
诗句释义 1. 舟居翻爱步: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步行的偏爱。在船上生活久了,反而更喜爱步行这种简单而自然的方式。 2. 三里傍江斜: 描述的是步行了约三里路时,发现自己正站在江边,江水在日落时分呈现斜晖。这里的“三里”和“傍江斜”都是具体的距离和景象描述。 3. 山雨犹藏树: 描述了山中细雨虽然降临,但树木依然挺立不倒的景象。这反映了一种坚韧或生命力。 4. 溪风忽聚花:
注释: 访苏潜夫于小龙湖赋赠 用畚土添补花径,以防湖水上涨破坏渠道。 黄芦亲昵地栖息在睡鸭的身旁,碧水伴着嬉鱼欢快游玩。 池塘里的墨色犹如书法一样,松鳞如同书籍一般清晰可见。 重新追寻宗炳的足迹,新建了卧游居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在小龙湖边找到了一位隐居的人,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赞美他的生活。 第一句“畚土添花径,防湖涨柳渠”,意思是用泥土填平了花径,以防止湖水上涨破坏渠道
译文 如同催促农夫耕作的鸟儿,每逢春天来临,都会准时飞来。烦心事随着流水消散,我的睡眼也得到了松弛。古老的屋檐下,深黄色的叶子飘落,闲适的窗台上,紫苔映照着阳光。今年的春天来得较晚,池塘上还未盛开梅花。 赏析 这首诗以“入村”为题,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到来充满期待和喜悦的情感。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好似催耕鸟”,将鸟儿比作催促人们春耕的使者
【注释】 宿病:久病。宿,久也。尘,指尘垢、污秽。灭,消失。渐,渐渐地。凉,指秋天的气候凉爽。千亩:指一片农田。树暗:指树影稀疏暗淡。几家:指农舍稀疏。岫(xiù):山。随烟没:烟雾缭绕,渐渐消散。良苗:指庄稼。带水香:指稻花香扑鼻而来。橹柔:船桨柔软无力。浑:全、都。不住:停不下来。道:通“到”。朱方:古代地名,此处指家乡。 【赏析】 此诗是写初秋时节从蒋墅出发,乘舟顺流而下
这首诗描述了一次在宋西宁席上作诗的情景。首先,诗人被邀请到主人家作客,感受到了林樾的清凉和舒适,没有感到夏天的暑热。然后,诗人决定留下来,陪伴主人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 诗人用荷花、酒案和霞光等自然元素,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画卷。荷花作为诗人的“麈尾”,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风骨;酒案则代表诗人的游舟,寓意着文人墨客的精神追求。这些自然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美人临镜》。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美人临镜 (美人照镜): 描绘了美人在照镜子时的情态,暗示着她的美貌与娇羞。 2. 薤叶依稀印 (仿佛是薤叶子印在脸上): 形容女子脸上的妆容如同薤叶上的纹理,细腻而生动。 3. 香绳取次松 (用丝线随意地束紧头发): 描述了女子发髻的整理过程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别顾太史开雍时册封周藩取道回吴" - “别顾”可能意味着分别,或指离别。 - “太史开雍”可能是指某种典礼、仪式的开始。 - “册封周藩”指的是为周朝的藩王加冕。 - “取道回吴”意味着通过某地返回吴国,这里的“吴”指古代的吴国地区。 2. "细雨沾长道,垂条湿去旌" - “细雨”形容雨点细小。 - “沾长道”意指细雨落在了漫长的道路上。 -
【注释】: ①园居:指隐居在园林之中。 ②潦草支尘事:指粗疏地应付尘世间的琐事。 ③闲僧不用邀:指僧人闲适自得,不必再邀请他了。 ④闻山皆欲去:形容山景迷人,令人神往,想离开这里。 ⑤爱雪只愁消:喜爱雪花,却又担心它融化消散。 ⑥春近忙移树:春天来临的时候,忙着移栽树木。 ⑦溪平好作桥:溪水平缓适宜做桥梁。 ⑧诗文三百卷:泛指文学、诗词等著作很多。 ⑨全似许由瓢:就像传说中的高士许由那样
这首诗的译文为: 清晨醒来,醉意未消,我直接走进了梦境。在梦中,我朦胧地猜测着未来。当我走到台阶上时,我才知道外面正在下雨;我询问客人,他告诉我雷声已经开始响了。湿润的柳枝上滴下几滴雨,花朵也在开放,泫然欲泣。我曾经向人乞求竹笋,现在正是趁这个时候栽种的好时机。 注释与赏析: 1. 晨起:早晨起床后的状态或情感体验。 2. 醉境直连梦:形容早晨起床时的迷离状态,仿佛是沉浸在酒后的梦境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