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
【解析】 此诗为《赐怡亲王二首》之一。“惇”是皇族的自称,表示尊敬;“重本支”,指皇室的血统和关系;“况复叶埙篪”,比喻兄弟之间情意亲密和睦;“心悬北阙”,指皇帝对臣民的关怀;“知忠悃”,指皇帝知道臣民的忠心;“第赐东华表令仪”,指皇帝赐予怡亲王的荣誉象征;“禁院联辉双蒂树”,“双蒂树”指兄弟二人,喻指兄弟俩的恩德;“上林移植万年枝”,指皇帝将他们移植于上林苑,以示恩宠;“永惟堂构资寅亮”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名为《暮春杂咏》的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解释: 第1句“春云澹荡满平湖,渺渺烟波接绿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天画卷,在春云的映衬下,平湖显得更加广阔、淡泊,远处的烟波与周围的绿芜相接,形成一种和谐的画面。 第2句 “芳甸雨过花竞笑,画桥风起柳相扶。”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好景象
暮春杂咏 炉烟袅袅拂帘栊,太液波澄晓镜融。 卜岁喜看三月雨,惜春深坐百花风。 红尘不到黄金阙,香雾时遮碧玉宫。 对此上林光景好,清平愿与万方同。 注释: 1. 炉烟袅袅拂帘栊:炉烟轻轻飘动,拂过窗棂。 2. 太液波澄晓镜融:太液池的水清澈透明,如同早晨的镜子一般。 3. 卜岁喜看三月雨:占卜一年的好运,期待三月的雨水。 4. 惜春深坐百花风:惋惜春天的美景,因为百花盛开,而自己却只能深坐。 5
【诗句】 - 一行白鹭引舟行,十亩红渠解笑迎。 - 叠涧湍流清俗念,平湖烟景动闲情。 - 竹藏茅舍疏篱绕,蝶聚瓜畦晚照明。 - 最是小园饶野致,菜花香里辘轳声。 【译文】: 1. 一只白色的鹭鸶引领着小船在湖上前行,十亩的红色水渠欢快地迎接着游人。 2. 层层叠叠的山涧水流清澈如洗,洗去了世俗的烦恼,平静的湖面上飘荡着淡淡的薄雾。 3. 竹子围绕着茅草屋,篱笆环绕着瓜田,夜晚时分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夏夜纳凉的七言诗。全诗以景起,情景交融,意境清幽,富有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开遍芙渠水为香”,描写荷花盛开,花香四溢。这里的“芙渠”即荷花,是夏天里最常见的花卉之一,它象征着美丽和纯洁。诗人把荷花比作香水,用“开遍”两字写出了荷花盛开的景象,让人仿佛闻到了荷花的清香。 第二句“疏槐鸦影乱昏黄”,描述的是黄昏时分,疏落的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周围的环境变得朦胧而昏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其内容主要是对一个将领的赞美。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及注释: 1. 羽林十二应星文 - “羽林”指的是皇帝的禁卫军。 - “十二应星文”指的是皇帝的禁卫兵中十二位最精锐的士兵。 - “应星文”指的是他们能够像星星一样在夜空中闪耀。 - 这句诗表达了对这位将领及其部下的赞扬,认为他们的武艺高强,如同天上的星辰。 2. 直宿周庐向夜分 - "直宿"意味着他们整夜都在值班。
诗句解析与翻译 第一句 - 忆昔园林趋觐回: 回想以前参加园林的宴会,然后返回。 - 朱门静掩不轻开: 朱红色的大门紧闭,不轻易打开,暗示着某种谨慎或秘密。 第二句 - 怡情看竹邀僧话: 在欣赏竹子的时候邀请和尚交谈,享受宁静。 第三句 - 余事移松傍水栽: 把一些闲事移至旁边种植松树,比喻将不重要的事情置于次要位置。 第四句 - 勤政原因涵养到: 通过勤于政事培养自己的修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赐提督高其位 太和累洽庆櫜弓,专阃还推赫濯功。 裨益军民资伟略,剂调文武在和衷。 拊循正及从容日,谋勇皆由训练中。 元老旗常书茂绩,雅歌应有穆如风。 注释: - 太和累洽:指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局面。 - 庆櫜弓:指庆祝和平、安定。 - 专阃还推:指某人在专任职务上表现出色,得到推崇。 - 裨益军民:对军队有益,对民生也有帮助。 - 剂调文武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鄙听秦声却楚优” - 这句的意思是,虽然听到了秦地的乐声,却更喜爱楚地的优雅。这表达了一种对比或选择的意味,可能是在音乐风格的偏好上做出了决定。 2. “每于山水暂淹留” - 这里表达的是诗人经常在山水之间停留,享受自然之美。这里的“山水”可能指代了作者居住或旅行的地方的自然风光。 3. “翠含宿雨千竿竹” - 描述竹子被露水覆盖,呈现出翠绿色
译文: 赐提督郝玉麟元戎拥节镇岩疆,特简殊荣姓香。 阃外长城资一面,胸藏武库靖多方。 旌旗整暇军容肃,纪律严明士气扬。 盛世筹边重颇牧,枫宸应为锡龙光。 注释: - 元戎: 古代对将军的尊称。 - 特简: 特别委任或选拔。 - 殊荣: 荣誉和尊重。 - 阃外: 指边境之外的地方。 - 长城: 比喻坚固的防线。 - 武库: 存放兵器的地方,这里比喻丰富的军事知识。 - 枫宸: 皇帝的御用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