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
【注释】 陌头:田间小路。青鸠:斑鸠。饷妇:给饭的女人。浪游:指游荡。何如:哪里比得上。 【赏析】 《田家四时词》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此诗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表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首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春光明媚的田园图:柳条刚刚发芽,桃花即将绽放;处处可见鸟儿在呼风唤雨,农家的黄犊在耕烟中忙碌。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诗句注释 1. 慈恩重,难禁涕泪悬——表达了深厚的母爱之情,但难以抑制内心的悲伤,眼泪止不住地流。 2. 尊荣心莫罄——指对母亲的尊敬和荣耀之情深不可量,但无法完全表达。 3. 恍惚岁云迁——时间流逝迅速,仿佛岁月如云般飘移,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4. 物候常如此——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总是如此,这里指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的规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闲居赋》中的一段。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池边(池边) 注释:指作者住所附近的池塘边缘。 2. 斋居读书暇(斋居读书暇) 注释:在斋房中读书时,闲暇之余。 3. 晚向池边步(晚向池边步) 注释:傍晚时分,在池塘边散步。 4. 水面落花浮(水面落花浮) 注释:水面上的花瓣随着水流漂浮。 5. 水底行云度(水底行云度) 注释:水中的云彩仿佛在移动。 6
注释: 深柳读书堂避暑:在深柳读书堂中避暑。 三庚节届祝融临:三庚节来临,祝融降临。三庚节是农历六月六日,古代以这个日子为端午节。祝融是传说中南方炎热之地的火焰神。 闲对明窗阅古箴:悠闲地对着窗户阅读古代的箴言。 树杪莺喉调妙曲:树枝顶端的黄莺歌唱得美妙动听。 槛边蝶翅舞芳襟:蝴蝶在栏杆旁飞舞,其翅膀上的色彩如同美丽的衣襟。 嫩荷香远风频递:荷叶散发着淡淡的香味,随风传递。 深柳阴重暑不侵
这首诗是雍正二年,世宗宪皇帝为耕耤乐章所写的三十六禾词。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光华日月开青阳。房星晨正呈农祥。帝念民依重耕桑。肇新千耤考典章。 释义:光明照耀着太阳和月亮,开创了美好的春天。房星在清晨显现出农业的吉祥。皇帝关心民众,重视农耕。开创新的耕种制度,研究典章制度。 吉蠲元辰时日良。苍龙銮略临天阊。青坛峙立西南方。牺牲簠簋升芬芳。 释义:吉庆的节日,时间美好。苍龙车辇临驾天空
磐石占幽蓟,金汤固帝京。 磐石:山名。磐,大石。《诗·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毛传:“磐石,大山之石也。”幽、蓟二地,在今北京西南一带。《汉书·地理志》:“燕国……幽州……北邻匈奴。”金汤:坚固的城墙。《汉书·蒯通传》:“秦与晋别,鸿沟为界,齐韩相望,而两国常相攻伐,盖为秦出人广狭之势。此所谓金城千里,汤池百步也。”后以“金汤”比喻坚固的城堡或城池。帝京:京都
翠华旋万里,即日解征袍。 译文:皇帝的马车缓缓驶出,立刻脱下征袍,准备返回宫中。 注释:“翠华”是天子的车驾。“即日”指当天,不久。“翠华”也泛指帝王的车驾。“解”是去掉、脱下的意思。“征袍”是出征时穿的长袍,此处指帝后所穿的衣服。 赏析:诗人描绘了皇帝车驾离开皇宫的场景,表现了帝后的欢庆之情。 共仰神机邃,深维圣体劳。 译文:众人仰望着那高远的神机楼,深深思考着皇上的辛劳。 注释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响泉山房赏月 - 关键词:响泉 - 注释:一个名字,可能指某个特定的自然声音或景观。 - 赏析:此句暗示了环境的自然美以及静谧的氛围,让人联想到在夜晚的宁静中听到的自然之声。 2. 薄暮鸣蝉歇 - 关键词:薄暮、鸣蝉、歇 - 注释:时间词“薄暮”描述天色将晚,“鸣蝉”指树上知了叫声,“歇”即停止。 - 赏析:描绘了一个傍晚时分,蝉声渐息,自然界进入宁静的时刻。 3
【注释】 千门:泛指众多门。破梦钟声渡花影:梦醒后,钟声穿过花树的影子传到耳边。兀坐谁教梦更添:为什么有人要打扰我的清梦?修廊:长廊。吴越:泛指江南地区。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流寓江州(今江西九江)时。诗人以“寒夜有怀”为题,抒写羁旅愁思之情。首句点出“夜”,次句写“梦”。梦是作者最感亲切的,因为这是与现实相隔离的时间;而梦中的情景则又是那么真切、动人。第三四句写梦中情景的消失
癸卯年十一月十三日,我恭敬地遇到圣祖仁皇帝的忌辰,怀念顾复深恩,瞻对无由不胜凄怆,敬赋六韵以抒罔极之思。 这首诗是作者在癸卯年(1633年)十一月十三日,恭遇圣祖仁皇帝忌辰时所作。作者通过回忆与圣祖仁皇帝的深厚情意,表达了对逝去帝王的无限怀念和深沉哀思。 诗的开头两句“寝门不再省晨安,睽隔伤怀阅暑寒”,描绘了作者在圣祖仁皇帝忌辰当天的心情。由于圣祖仁皇帝已经驾崩,作者无法亲自去看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