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情幽兴付渔蓑,潇洒林亭乐太和。
每踏芳丛寻古句,闲乘小艇泛清波。
烟凝翠黛山疑雾,风蹙斜纹水似罗。
深砌蛩鸣残暑退,高梧蝉噪晚凉多。
炎云渐敛秋将近,霁景才看夏欲过。
静听菱歌音韵好,何须萧鼓济分河。
立秋前二日游湖亭
放情幽兴付渔蓑,潇洒林亭乐太和。
每踏芳丛寻古句,闲乘小艇泛清波。
烟凝翠黛山疑雾,风蹙斜纹水似罗。
深砌蛩鸣残暑退,高梧蝉噪晚凉多。
炎云渐敛秋将近,霁景才看夏欲过。
静听菱歌音韵好,何须萧鼓济分河。
注释:
放情幽兴付渔蓑:把心中的幽愁寄托在渔夫的蓑衣上。
潇洒林亭乐太和:在林间的亭子里,享受着大自然的和煦与宁静。
每踏芳丛寻古句 : 每当踏入花丛中寻找古人的诗篇。
闲乘小艇泛清波 : 悠闲地乘坐小艇在清澈的波浪上漂浮。
烟凝翠黛山疑雾 : 薄雾如烟,笼罩着青山,使人感到仿佛是烟雾中的美女。
风蹙斜纹水似罗 : 微风吹拂,水面上的波纹像罗网一样层层叠叠。
深砌蛩鸣残暑退 : 蟋蟀在深深的台阶下发出凄厉的叫声,暗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
高梧蝉噪晚凉多 : 高树上的蝉声不断,预示着凉爽的夜晚即将来临。
炎云渐敛秋将近 : 炽热的云层逐渐散去,预示着秋天的临近。
霁景才看夏欲过 : 雨过天晴的景象才显现出来,夏天即将结束。
静听菱歌音韵好 : 静静地聆听菱角的歌谣,觉得其音韵优美动听。
何须萧鼓济分河 : 何必用鼓声来驱赶渡河的船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立秋前的两天,游览湖亭的愉悦心情。诗人放怀于自然之中,以渔翁之姿自居,感受着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他踏着芳草,寻找着古诗中描绘的美好景色,乘着小船,在清澈的水中漂浮。周围的风景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令人陶醉。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薄雾、翠黛、斜纹、蟋蟀等,都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意境。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诗人还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从“炎云渐敛秋将近”到“霁景才看夏欲过”这一转变,反映了诗人对四季更迭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最后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让人深感其情感的真挚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