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等,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答题时注意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不要只答出诗句大意即可;分析要全面,手法要多样,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唐开成元年墓志。德高望重的巢父、许由之辈
东山 东山美景如周公,千载之后遗音长。 盘绕的谢家山,遗迹依旧可寻觅。 仰望虞峰高耸立,俯视娥陵波涛深。 伟人不可做,感慨生登临。 典午鼎岌岌,日夕照忠忱。 谈笑之间,沮温谋,尊俎间却氐侵。 斯民免为鱼,清风濯釜鬵。 抚筝疑未释,西州复沾衿。 紫囊皆少年,秉钺扫云阴。 茂绩世茅土,有孙亦璆琳。 祚移卯金刀,志士皆噎喑。 曷不效靖节,种菊遁幽林。 既縻无嘉爵,空怀子房心。 鸿鸣九霄远,雉翳嗟珍禽
鸿蒙开辟之初,万物变幻无常,几乎被毁灭殆尽。 寥寥断竹之歌,回荡在瓦堲之间,追溯姚姒的故事。 周朝的坟典以族谱为宗,谁能认识青乌子的传说? 公琴记中的咎繇故事,邢山称东里的美丽传说。 葛淯失之于矫揉造作,璠玙过于奢华浪费。 哪里知道宫夹墓中,没有龟言水的智慧。 铜盘上刻有十六字,铭记着自比于始皇。 延陵有孔篆之文,乌宁半辞止的记载。 汉砖犹简朴,石章逐渐华靡。 无愧惟有道,媚俗多虚假之美。
望春山 群峰西南起还伏,湖上丹丘立于独。 神仙寓迹山水间,不在幽深在清淑。 松潭水暖龙欲起,蕙帐人空鹤自宿。 飞云晓驭紫琼车,沆瀣宵涵白银屋。 蓬莱之名不可思,俗客须当避尔躅。 译文: 望春山,群峰从西南方崛起又隐伏,湖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丹丘山独立其中。 神仙常寄居在山水之间,他们并不追求幽深险要的地方,而是偏爱那些清澈秀丽的美景。 松潭里的水面温暖,仿佛龙要从中升腾而起;而蕙帐空置
【注释】 天童寺:位于浙江天童山麓,为江南著名古刹。 翠微:青翠的山峰。 梵王宫殿:指寺庙内的佛阁。 钟声:寺院中敲钟的声音。 净土:佛教语,指清净无染之地。 尘虑:世俗的烦恼。 竟:终,终于。 无尘虑:没有世俗的烦恼。 振衣:抖落身上的尘土,即脱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天童寺后所作,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寺庙周围的自然景物来表现诗人对天童寺的喜爱之情。整首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
【注释】 东钱湖: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 酒航西渡:在浙江宁波的西面,是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 空明:清澈明亮。 银浮镜:像镜子一样反射着月光。 霞屿春深锦作屏:春天,岛上的花草繁盛像锦绣。 丞相祠:供奉三国时东吴国丞相周瑜的祠堂。 唯古柏:只有一株古老的柏树。 读书台:指读书台山,相传是诸葛亮曾经在此读书的地方。 谢豹花:谢豹花是宁波的一种名花。 伴行:陪伴游人赏玩。 【译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公传自曾,孟传自公。 有的绪承,允得其宗。 提纲开缊,乃作中庸。 侑于元圣,亿载是崇。
心传忠恕,一以贯之。 爰述太学,万世训彝。 惠我光明,尊闻行知。 继圣迪后,是享是宜。
城西有祠临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问之耆老此为谁,唐大历中吴刺史。 刺史为民开陂湖,故迹犹传堰九里。 年年箫鼓报丰穰,决渠为雨润泽美。 遗爱有桥名怀恩,姓名不载太史氏。 昔汉吴公治第一,列传寂寂名无纪。 刺史岂其苗裔欤,明州政亦河南比。 堂上大书荆公诗,兰菊春秋百世祀。 地志祇称王长官,有功于民盖一揆。 吾闻是邦多贤守,裴王碑字颜与李。 惟侯盛德着人心,彼石可焚祠弗圮。 广德湖为鸿隙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