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青松接翠微,梵王宫殿白云飞。
钟声出岫客初到,月色满庭僧未归。
偶有闲情依净土,竟无尘虑渎天机。
明朝尚有登高兴,千仞冈头一振衣。
【注释】
天童寺:位于浙江天童山麓,为江南著名古刹。
翠微:青翠的山峰。
梵王宫殿:指寺庙内的佛阁。
钟声:寺院中敲钟的声音。
净土:佛教语,指清净无染之地。
尘虑:世俗的烦恼。
竟:终,终于。
无尘虑:没有世俗的烦恼。
振衣:抖落身上的尘土,即脱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天童寺后所作,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寺庙周围的自然景物来表现诗人对天童寺的喜爱之情。整首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既有写景的细腻,又有抒情的豪放,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十里青松接翠微,梵王宫殿白云飞。”这两句诗描绘了天童寺周边的自然景色。青松翠绿,与远处的山峰相映成趣;梵王宫阙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天童寺周围山水之美,又烘托出寺庙本身的宏伟壮观。
“钟声出岫客初到,月色满庭僧未归。”这两句诗则转入对寺庙内景的描绘。诗人听到钟声从山谷间传来,不禁感慨万千。而当夜色渐浓,月光洒满庭院时,僧人却依然未曾归来,这更加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天童寺夜晚的宁静祥和,又表现出了诗人对僧人的深深敬仰之情。
“偶有闲情依净土,竟无尘虑渎天机。”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虽然身处喧嚣之地,但诗人却常常想起净土般的天童寺,享受着那份宁静与安详。同时,他也深知红尘俗世的纷扰复杂,所以不敢轻易涉足其中,以免打扰了天机。这两句诗既反映了诗人的心境变化,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明朝尚有登高兴,千仞冈头一振衣。”这两句诗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他期待着明天能够再次来到这座美丽的寺庙,感受那千仞之高的壮丽景色。同时,他也希望能够抖落身上的尘埃,重新振作起来,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这最后的一句既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天童寺的自然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