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林那子七十初度”的赏析,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及效果。 “孟陬吾以降,七十古来稀。”孟陬:农历二月;吾以降,即我从降生之日起。七十古来稀,指七十岁的人很少。这句诗的意思是:自从二月份降生之后,七十岁的人就很少。这一句是写自己年龄的增长。作者自谦说,自从二月份降生之后,七十岁的人就很少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宛尔能蝗黍 - 这里使用“蝗”和“黍”(一种古代的粮食作物)来形容米虫的行为,蝗食谷物是常见的,而米虫则以米为食,形象地描述了它们对食物的贪婪。 2. 公然学蠹鱼 - “蠹鱼”指的是蛀书的虫子,比喻一些生物或行为方式像蠹鱼一样危害性大。这里指米虫也具有类似的损害作用。 3. 耗应雀鼠并 - 描述米虫的数量众多,足以影响雀类和老鼠的食物来源,从而间接影响了它们的捕食者。 4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党类闻膻夥” - 注释: 指同类或同伙。 - 译文: 同类中听闻了某种臭味。 2. “功夫时术多” - 注释: 功夫,技巧;时术,当时的技术或方法。 - 译文: 运用的技巧和技术非常多。 3. “真能倾栋宇” - 注释: 真能,确实可以;倾,倾倒;栋宇,房屋的栋梁。 - 译文: 确实可以倾倒房屋的栋梁。 4. “未可薄么么” - 注释: 薄,轻视;么么(mó
翻译 苍蝇 附骥垂天表,鸣鸡聒禁中。 巧能窥御笔,误欲点屏风。 国土为樊棘,分身作蚃虫。 可能污白璧,摇翅任西东。 译文 苍蝇 (附骥)苍蝇追随骏马高飞,(鸣鸡)乌鸦在皇宫里聒噪声。 巧能窥御笔,误欲点屏风。 苍蝇被国家视为樊棘,分身化作蚃虫。 可能污白璧,摇翅任西东。(比喻苍蝇玷污了洁白的玉璧,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 注释 1. 附骥垂天表:苍蝇追随马儿飞翔在高空,比喻苍蝇依附权势。
《再读许友诗》 钱谦益的《再读许友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文学与历史的深沉思索。在这首诗中,他以“数篇重咀嚼”为开端,表达了对经典作品反复品味后的深刻理解和自豪感。这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本自倾苏涣”,诗人引用历史人物的事迹来表达他的志向和决心。“何嫌说项斯”,则是借用古代文人的轶事,表达了他不拘一格、追求真善美的人格魅力。这两联不仅展示了钱谦益对古人的崇敬之情
【注释】 龙虎新军旧羽林:指唐玄宗时,以李亨为元帅的安史之乱平叛军队。八公草木气森森:指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金陵:今南京市,古称金陵。三江:长江、钱塘江和乌程(今属浙江)县江,这里泛指江南地区或东南地区。石马:指石头城(在今南京西北),因建城时有石马而得名。“嘶风”句:意思是说,当风吹过时,石马嘶鸣,使九域阴郁。紫塞:指长安(今陕西西安)。慰天心:安慰天帝的心。长干:指长洲
【注释】 长怀:深怀。 天育马:指骏马。《庄子·田子方》:“宋国有人,善养马,其名曰养马者,马多蹄躈而数痔。客问之,养马者对曰:‘不请买马。’曰:‘自呼买之。’因以马与食饮,居之愈久,乘之愈好,三日不见,则甚思之,期小满,必时出游。’客曰:‘愿闻所之,而官此者何为?’曰:‘不知之也。’” 肯坐骑奴鞯(jiān夹):不肯乘坐别人的马鞍和马垫。 纡(yū)三叹:叹息不止。纡,屈伸、曲折;三叹
诗句一开头就以铃索作为引子,象征着一种紧张而紧迫的情势,紧接着描述金陵秋夜的江上景象与气氛,通过描绘“秋宵蜡炬井梧中”的静谧与“冯夷击鼓狂潮涌”的动荡对比,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幽明相生的壮阔图景。以下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诗题解析 -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这是钱谦益在清代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每首诗都围绕金陵(今南京)的秋天进行了创作。这些诗歌反映了他对故国情怀和对当时时局的忧虑。
楚史三坟博,平威再世廉。 【注释】:楚史,指《史记》;三坟,指《山海经》、《禹贡》、《周书》三部古书;平威,指汉高祖刘邦;再世,指刘邦的孙子刘安,字子平(一说字子高)。此二句言:楚人的历史记载(《史记》)和《山海经》、《禹贡》、《周书》(三部古书)都是博大的,汉高祖刘邦是廉洁的,他的子孙刘安继承了这种精神。 【赏析】:首联以“楚”与“汉”为对,用“史”“书”相称,既点出了诗题中的“赠”字
【注释】 与君频作别,此别最酸辛。:与朋友频频告别,这次分别格外难过。 率土无宁宇,馀年少故人。:全国上下没有安宁的地方,我年少时就与老朋友分别了。 老还期见面,穷岂忘交亲。:等我老了还能见面吗?即使贫穷也忘不了交朋友。 万事愁眉外,长歌莫损神。:所有的烦恼都抛到眉毛之外,高歌一曲不要损害精神。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友人汪云卿久别重逢,临别之际又难免伤感,于是写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