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
【注释】幽并两道建牙中,列帐萧然静朔风。幽并是古时候的地名,这里指北方地区,董侍郎是兵部尚书。 千队市场来种马,百年御幄护槐龙。千队的骑兵在市场里操练,百年的御帷保护着像槐树一样的神龙。 军前挥扇油幢碧,閤里传签画烛红。军队前线有挥动大扇的人,官署内有人拿着红签子传令。 插汉一山屏障外,更烦前箸策辽东。插上了汉地的屏障外是辽地,还要麻烦您为辽东出谋划策。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用“幽并”
《春日过易水》赏析 《春日过易水》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的一首五言律诗,它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在春天经过易水时的心境。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传达出一种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词的逐句释义: “驱车信宿驿程闲”描绘了旅途中的轻松与宁静,作者驾车经过一个驿站,感到时间过得很慢,没有太多事情需要处理。这里的“信宿”指的是住宿一晚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1. 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每句诗都要有对应的译文。 2. 关键词注释:在每句诗的关键词汇上加上注释。 3. 赏析:对这首诗进行简要赏析。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登车蹙蹙骋何方,叹息虚名愧服箱。 注释: - “登车”:登上马车准备出发。 - “蹙蹙”:形容马急的样子,这里比喻诗人急于前往的心情。 - “骋”:奔驰、疾驰。 - “何方”:哪里。 -
注释: 癸亥年元宵节夜晚,我在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宿营。 薄霭春泥暗黯吹来,一灯风雨夜何其。 淡淡的春雾和夜色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轻轻吹拂。 愁依短檠听更漏,闷拨寒炉记岁时。 我倚靠着微弱的灯光,听着更漏的声音,心中闷闷不乐地拨弄着火炉,思念着过去的岁月。 好景良宵浑弃掷,暗尘明月费寻思。 美好的时光就这样被浪费掉了,黑暗中的尘埃和明亮的月亮都让人费尽心思去思索。 猜残灯谜无人解,何处平添两鬓丝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千峰匼匝更分明,涧复冈回一径清”:千山环绕更显得清楚,山涧和山冈又转了弯,一条小路也变得十分清晰。 “天远夕阳连海色,山空晚院聚钟声”:远处的天色与大海连在了一起,天空显得那么辽阔。傍晚时分,寺庙中回荡着阵阵钟声。 “云从石磴中闲出,月向香台下界生”:云雾缭绕于石阶上缓缓升起,月亮从香台下面冉冉升起。 “万叠烟峦栏槛外,不知何处与身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准确把握其思想情感。其次,要理解诗中意象的含义及作用,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手法,并结合诗句加以赏析。第四,最后要注意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眼等。 本题要求分析“文状元文起”这两句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离开家乡到京城来考功名,今天才真正体会到了仕途上的艰辛与艰难。不是翰林学士增写谏草
注释:寄居在客舍中,思念吴中的老朋友。 衣钵萧然寄石盂:衣钵是僧人用的行装,这里指和尚的行囊。萧然,空旷的样子。寄石盂,即把衣钵寄放在石盂中。石盂,盛水的瓦器。 又乘单舸上匡庐:乘船去庐山。单舸,一条独木舟。匡庐,山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生平尚有须眉在:你一生虽然隐遁,但仍然有男子汉的气概。须眉,代指男性;胡须和眉毛,泛指男子汉。 踪迹真成鹤鹭如:你的行踪,就像白鹤和仙鹤一样高洁。踪迹
【注释】 甲子:年号; 北渡淮:渡过长江向北行; 游好:指友人; 楯矛㸦:盾牌和矛,古代兵器; 食宿相兼:饮食与住宿; 细雨秋蝇寻旧册:秋日细雨中,苍蝇寻找旧书; 微风春燕试新妆:春风拂面时,燕子试穿新装; 关山:指故乡。 【赏析】 “世事闲来细忖量”,是说人到晚年,把一生的得失成败都仔细地思量一番,才觉得还是安闲自在的生活更好些。 “不如高卧味差长”,是进一步说明这种看法的理由。“高卧”
【注释】 甲子: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第一个字。 木榆:指树木,这里泛指乡土。 涡口:指涡水入淮的河口。 荆涂:指荆轲刺秦之路。 分茅:分封诸侯的礼制,即古代的封建制度。 辽海:指辽宁一带。 菰芦:菰(音gū)和芦苇,都是水中生长的植物,常比喻隐士。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朝末年。“甲子秋”,是说公元1354年秋天。这一年是元顺帝至正四年,元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诗题中的“游好”二字
【注释】 香山寺:指位于长安城南的慈恩寺。 仙仗:指皇帝出巡时所持的仪仗。 宸游:指皇帝出游。 莫攀:不要攀援。 夕阳骑:骑马于日落时分。 来青禁:指来到皇宫。 扁:即“匾”,是挂在门上的牌子,上面刻字。 金母:即西王母,道教传说中的神仙。 秀色:美好的容颜。 动玉颜:使美丽的容颜更显美好。 佛火:指佛塔上燃起的灯火。 斋钟:佛教寺庙中为祈祷、礼佛等而敲的钟声。 莫云闲:不要认为闲暇无事。 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