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
注释: 上士爱清辉(上士:指隐士) 开门向翠微(翠微:青翠的山色,这里指隐士的居所):打开窗户迎接山色的清新。 抱琴看鹤去(抱琴:持琴而坐),枕石待云归(枕石:卧在石头上)。 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挂衣(野坐:在野外坐着;高眠:卧于高崖之上,形容隐居生活) 旧山东望远(东望:眺望;旧山:指故乡,这里指家乡);惆怅暮花飞(惆怅:悲伤;暮花:傍晚的花朵,此处借指飘零的落叶)。 译文:
【注释】 云阳观: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的云台山风景区内,是一处道教圣地。袁稠:作者友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好友袁稠的诗作。首联写袁宅周围的景象。颔联写云阳观的景致和诗人在此的所见所感。颈联写云阳观内的道士炼丹的情景。尾联写与友人袁稠相约在雪后去云阳观寻访的情景。 此诗描写的是袁宅周围的景色和云阳观的景致,以及诗人对炼丹术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 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 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释义:你的家中曾经有一片美丽的山水,现在却寄居在乱石丛生的西边。最近春天的天空中满是云雾,我行走在这样的景色中,仿佛迷失了方向。听到寺庙里的钟声,我便走向那片野寺;等待月光照亮小溪,我便走过那片小溪。常常怀念那些美好的往事,心中充满了惆怅与思念之情
【注释】 瘦马行:指《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陵上柏》诗。“城傍牧马驱未过,一马徘徊起还卧”写一匹瘦马在城边被主人驱赶了一天,最后却因劳累而倒下。“眼中有泪皮有疮,骨毛焦瘦令人伤”写这匹瘦马眼中流出了泪水,身上也生满了疮痕,让人心疼。“朝朝放在儿童手,谁觉举头看故乡”写这匹老马拉了一辈子的货物,直到晚年才被人们所认识,但没有人关心它是否还记得自己的故乡。“往时汉地相驰逐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 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 远山云似盖,极浦树如毫。 朝发能几里,暮来风又起。 如何两处愁,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长川寒且清。 菊花开欲尽,荠菜拍来生。 下江帆势速,五两遥相逐。 欲问去时人,知投何处宿。 空令猿啸时,泣对湘潭竹。 注释: 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与你在桂阳分别,让我在岳阳等待你。 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相和歌辞襄阳曲 描绘襄阳美景与人间情感 1. 诗歌原文 2. 翻译 3. 注释 4. 赏析 5. 结语 诗歌原文 诗一 襄阳堤路长,草碧杨柳黄。谁家女儿临夜妆,红罗帐里有灯光。 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 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翻译 诗一 在襄阳的街道上散步,草色碧绿,杨柳泛黄。夜晚,一位少女在红帐内化妆,灯火通明。
注释: 忆妾初嫁君,花鬟如绿云。 想起当初我嫁给你的时候,头发梳成云朵形状的发髻,美丽极了。 回灯入绮帐,对面脱罗裙。 回到灯下进入绣有彩画的帐子中,面对面地解开了罗裙。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 教我怎样折身来学习,偷偷地把香味送给客人。 容颜南国重,名字北方闻。 我的美貌在南方也很受欢迎,我的名字也传到了北方。 一从失恩意,转觉身憔悴。 自从失去了你的宠爱之后,我变得更加憔悴、消瘦。
赠薛戴 晓雾忽为霜,寒蝉还罢响。 行人在长道,日暮多归想。 射策本何功,名登绛帐中。 遂矜丘室重,不料阮途穷。 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 机非鄙夫正,懒是平生性。 欹枕鸿雁高,闭关花药盛。 厨烟当雨绝,阶竹连窗暝。 欲赋苦饥行,无如消渴病。 旧业历胡尘,荒原少四邻。 田园空有处,兄弟未成人。 毛义心长苦,袁安家转贫。 今呈胸臆事,当为泪沾巾。 注释 1. 晓雾忽为霜:清晨的薄雾像霜一样凝结
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男子的深切思念和情感,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与环境渲染,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爱情。以下是诗句原文: 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 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 传杯惟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 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 徒结万里欢,终成一宵客。 接下来是译文: 这位女子原本是舟中的客人,听到江上传来君子的琴声
【赏析】 《杂曲歌辞·古别离》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离别之情。 第一句“水国叶黄时”,以秋末水边的景色起兴,点明了时当暮秋。第二句“洞庭霜落夜”,写在洞庭湖边看到天色已晚,而湖中还飘着寒气,可见天气之冷。第三四句“行舟闻商估”与“宿在枫林下”,写自己乘坐小船在洞庭湖中行船,听到船上商贩的叫卖声;又住宿在枫林之下。第五六句“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写自己在这里和将要离开的朋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