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注释】 信阳:今河南省信阳县。秋雁下江沱,指秋天时有雁群飞过。飞蓬卷大河,形容河流广阔。短日人行鄳阨少,意思是短日照时间,人行走的路程少。长淮山绕义阳多,指的是长江在流经此地时被大山所环抱。水源四渎思乘櫑(chī),檋是古代的一种船,这里指渡水工具。地险三关每荷戈,三关指函谷关、武关、三峡等关口,这里指这些地方地势险要,常备兵器。艾安:安宁安定。轺传缓,即传车缓慢,比喻政令下达得很慢。岩阿
【解析】 此诗首联“饮郑前村寓舍观其两郎,君新作文艺前村本出先伯之门追感往昔作此二首 其二”,写诗人在郑前村寓所观赏了两位侄子的书法作品后,对过去的生活和经历有了更深的思考。颔联“省垣羁宦迹相亲,再世论交况有神”,“省垣”指京城,即京师洛阳。诗人在这里羁留宦游,与两侄子相见甚是亲切。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身处宦海中,但能与侄辈们结交,实为难得。颈联“闻说伯高真可学,从游桑扈见长贫”,“伯高”
【注释】 寄叶书山:指书信。叶,书信的代称。 侧闻八十志犹长:听说年纪已经八旬的诗人意志仍然旺盛。 尽取遗经发宪章:意思是说,我全部取出那些遗留下来的经书,来阐发自己的主张和思想。遗经,是指古代遗留下来的各种经典。宪章,是指法度、法则、规范。 一卷岂容群閧市:意思是说我的一部书,难道能和市场上的杂货一样被随便买卖吗?一卷,是泛指书籍。群閧市,是形容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的情景。 千秋何让再升堂
云南布政使王芥子入觐赋赠 其二 绣衣持斧镇潭州,解带宾筵值素秋。 密树万镫围作伎,清湘千尺照回舟。 归艎鄂渚青枫晚,移节滇南白日流。 石廪祝融烟雾里,几能散发澹淹留。 注释: 1. 绣衣:指穿着锦绣衣服的官员。持斧:拿着斧头。镇潭州:治理潭州。 2. 解带:解开衣带。宾筵:宾客之筵席。值:遇到。素秋:秋天的清晨或夜晚,指初秋。 3. 密树万镫围作伎:密集的树木像灯火一样环绕,形成了表演的场所。
注释: 维藩万里护边黎,拥节三年祀碧鸡。 云南布政使王芥子入觐赋赠其一 边疆的藩镇守护着万里之遥,三年来他手持旌节祭祀着碧鸡山。 草绿闭关铜柱外,江喧行部铁桥西。 蛮夷月出邀歌舞,城郭风柔静鼓鼙。 蛮夷在明亮的月光下邀请歌舞,城市的景色柔和而宁静,鼓声悠扬。 安远最宜张祝在,莫嫌功伐奏璇题。 安远郡最适合悬挂祝祷之旗,不要再嫌弃功绩被记录在奏疏中。 赏析: 这首诗是云南布政使王芥子入觐时
先输出诗句: 1. 祫祭前一日斋宿官舍怀左一青时闻其罢官始还 2. 少年尚恋鸡豚会,将老宁追鸿鹄翔。 3. 风阁声摇情历乱,春山云接梦飞扬。 4. 君归白首无馀事,江照青天送一航。 5. 镫火弟兄相见热,正余寒夜倒衣裳。 译文: 1. 在参加大祭祀前的一天,我斋戒住宿于官府的住所中怀想左一青,得知他已经辞官而回。 2. 年轻时还留恋与家人聚会的情景,但到年老的时候却希望能像大雁一样飞翔高空
【注释】 叶:书信。书山:喻指书信之多。寄叶书山,即寄书信给友人。 年岁略相随:岁月流逝,彼此的交往也渐渐多了。 先伯同行又后之:我的先辈和兄长先后离开了人世。先伯,指的是我的父辈兄弟。 至贵不关天子爵:最高的荣誉并不在于天子赐予的爵位。至贵,最尊贵的地位。 齐名:并列于众人之列。起作,成为。师,指师傅、导师。 青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泛指各地。邴(bǐng)郑原同术
【赏析】 《元宵燕集》是明代诗人曹习庵的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元宵佳节时与故交好友相聚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情。 “声名座上逢前辈”这句诗描述了作者在宴会上遇见了前辈的情况。在这里,作者用“声名”一词来形容自己的名声,而“座上”则指宴会上的位置。接着,“镫火堂中值令辰”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宴会上遇到前辈的场景。这里的“镫火”是指宴会上的灯火,而“堂中”则指宴会举行的场所
注释: 君居空馆一床横,霁雪阶除半尺明。 避世重来金马日,向余久得石交情。 张镫酒暖真欢伯,拥袖诗寒觉瘦生。 萧瑟思乡怀旧意,当轩星转北风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郑前村寓舍观其两郎君新作的诗。首联“君居空馆一床横,霁雪阶除半尺明”描述了诗人居住的地方简陋,但有两位年轻的弟弟在此处创作文艺作品。颔联“避世重来金马日,向余久得石交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年轻弟弟的赞赏之情,认为他们远离尘世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使君书札发齐州,战伐新经欲白头。 - 注释:使君(指刺史或地方长官)的书信被发出到齐州(可能指山东省济南市),关于战争和征战的事情刚刚经过,似乎已到了白发的年龄。 - 译文:您的来信已经寄出了,里面讨论的是战争和征战的事情。 2. 出涕潺湲哀万室,独居威望镇诸侯。 - 注释:泪水如泉水般涌流,为成千上万的人们感到悲伤;独自居住,威严的名声使得诸侯们敬畏。 -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