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持斧镇潭州,解带宾筵值素秋。
密树万镫围作伎,清湘千尺照回舟。
归艎鄂渚青枫晚,移节滇南白日流。
石廪祝融烟雾里,几能散发澹淹留。
云南布政使王芥子入觐赋赠 其二
绣衣持斧镇潭州,解带宾筵值素秋。
密树万镫围作伎,清湘千尺照回舟。
归艎鄂渚青枫晚,移节滇南白日流。
石廪祝融烟雾里,几能散发澹淹留。
注释:
- 绣衣:指穿着锦绣衣服的官员。持斧:拿着斧头。镇潭州:治理潭州。
- 解带:解开衣带。宾筵:宾客之筵席。值:遇到。素秋:秋天的清晨或夜晚,指初秋。
- 密树万镫围作伎:密集的树木像灯火一样环绕,形成了表演的场所。
- 清湘:清澈的湘江。千尺:形容距离很长。照:反射。回舟:指船在江水中回旋。
- 归艎:回到小舟中。鄂渚:湖北鄂州的沙丘或土丘。青枫:一种红色的枫树,这里代指鄂州的景色。
- 移节:调任官职。滇南:云南南部。白日流:在阳光下流动。
- 石廪:石制的粮仓。祝融:传说中南方的火神。烟雾里:云雾缭绕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王芥子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他对赴任云南的期待和对旧友的留恋之情。
首句“绣衣持斧镇潭州,解带宾筵值素秋”,描绘了他身穿华服、手持斧头治理潭州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待政务的热情与认真。这里的“素秋”既指秋天的清新,也暗示着离别的哀愁。
次句“密树万镫围作伎,清湘千尺照回舟”,通过描绘密集的树林和清澈的湘江,展现了他即将离开时的景色。这句诗中的“万镫”象征着热闹,而“千尺”则强调了湘江的宽阔与辽远。同时,“回舟”也预示着诗人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第三句“归艎鄂渚青枫晚,移节滇南白日流”,诗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鄂渚,那里的青枫已经染上了晚秋的色调。而他将调到远离家乡的云南,面对的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期待的心情。
最后一句“石廪祝融烟雾里,几能散发澹淹留”,以石廪和祝融山的云雾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然而,这种向往并未能使他完全放松下来,反而让他更加珍惜与旧友的友谊和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景抒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留恋。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