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注释】 宿松:在今安徽省。黄梅:在今湖北省。兹:《广韵》“此”字的古音。 二南:《尚书·尧典》说:“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曰:‘予欲优之’,其此之谓乎?”孔颖达《正义》引《礼记·文王世子》:“二南者何?言王化之始,化自中发,先时后物,则其化也。” 六禅:即六祖。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禅宗六祖,即弘忍大师及其弟子惠能。 怅望停车者:指作者自己。 从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词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B、D项。 【答案】 译文: 岱山高峻直通天地,山南是阴面山脊,北是阳面山脊。 连着的山峰在渤海边,穆陵关在西面。
【注释】 1.关山月:唐代大曲名,是唐玄宗时教坊所传的歌舞曲,后用为词牌。 2.辽海:指渤海,在今辽宁一带。 3.长城:指战国秦、汉两代所筑的万里长城。 4.羌管笛:羌族乐器,以竹制管身,用牛角制成吹口,音调凄清。 5.紫塞:这里泛指北方边塞,紫,暗喻其色;塞,指边塞。 6.渭桥:即长乐宫前的渭桥。 【赏析】 这首诗写边陲夜景。诗中描写了戍楼、月夜和羌笛声等景象。 首句写明月升起在辽海上方
【注释】 左冠伦丈:指朋友。左冠,官帽;伦,对人称字,这里用作谦词。丈,是对年长者的尊称。平罗:地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 万里灵州外,孤怀焉可论。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灵州:古郡名,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焉可论:怎能谈得完呢?焉:同“焉”,怎么。 关山疑路尽,士马尚秋屯。 关山:指潼关、华山一带的险要地带,为古代进入西域的道路。疑:怀疑。路尽:道路尽头,意指没有路了。尚:还。秋:秋天。屯
秋风生郡外,江汉合舟前。 霭霭列城树,摇摇长薄烟。 南州殊未极,西嶂正苍然。 不识临崖叟,垂纶复几年。 注释解析: - 秋风生郡外:秋季的风从远方带来凉意,使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清新和凉爽。 - 江汉合舟前:江水与汉水在诗人的船前行相遇,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霭霭列城树:远处的城楼被树木环绕,显得格外清晰和壮观。 - 摇摇长薄烟:薄雾缭绕在山上,给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感觉。 - 南州殊未极
南陵送渭川 楚泽横千里,登高望不分。 山城正风雪,江路忽逢君。 岁晏梅初坼,长宵酒易醺。 只愁明发去,空水与寒云。 注释:楚泽指的是长江流域的湖泊、沼泽地带。横:覆盖、漫布。登高望分:指高处远望却看不到分界线,形容视线被高山、树林所阻隔,看不清楚。山城:指长安(今陕西西安)附近的山峰。正:正当、正好。风雪:大风和降雪。逢:遇见。岁晏:岁末,年底。梅初坼:梅花刚刚开放。岁晏:一年将尽的时候。初
【注释】 ①黔中郡:古州郡名,今贵州一带。②怜君:可怜你。③旅食:寄食他乡。④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为当时通往西南的交通要道。春阔:春天已过,道路宽阔,容易走。辰阳:今贵州省贵阳市。 【赏析】 《送左墨溪往贵州》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何处黔中郡”,以问答的形式起兴,写友人将要远行去贵州,不知将去何处;“怜君”二句,用拟人手法
太白楼 李白任城住,于今九百秋。青天东海月,长为挂南楼。三月杨花雪,馀春客济州。凭阑空汶水,相忆下沧洲。 注释:李白曾在任城居住,至今已有九百多年了。高高的青天、明亮的东海月亮,永远照耀着南楼。三月份的杨花像雪花一样飘落下来,春天过去后,我在济州思念他。我凭栏眺望汶水,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思念之情,真想飞到沧洲去看望他。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任城县(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尉时所作的。诗中以“太白楼”为题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洪县”,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圈出关键句子,再从炼字(或修辞)、表现手法、情感、意境等方面具体分析。 本诗为七绝,前两句写诗人在清晨的高原上看到的景象;后三句写诗人听到的有关青岩寺的传说后所产生的联想。全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秀美的自然景色图,表达了作者向往隐逸生活之情。 【答案】
卧碣唐朝寺,春阶上草芽。 注释1:在唐朝的法源寺里,春天的时候台阶上长出了小草。 译文1:唐朝的法源寺内,春天时台阶上长满了嫩绿色的小草。 客来清磬歇,鸟啅夕阳斜。 注释2:有客人来了,寺院里敲磬声也停了下来,这时鸟儿在鸣叫。 译文2:当有客人来访的时候,寺院里的僧人会停止敲磬以表示欢迎,这时鸟儿也会开始鸣叫。 筒水浇青圃,檐风陨白花。 注释3:用筒子(一种古代的灌溉工具)浇水浇灌青绿的菜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