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舟中望板子矶,以南山势甚奇,因题长句 黄山天半卅六峰,包含云海蟠奇松。 忽乘风雾走江岸,横入江心如卧龙。 风清雾霁水摇碧,远见初日穿玲珑。 烟鬟俯仰久未定,玉圭角立谁为宗。 赏析: 此诗是诗人舟行至板子矶时所作,描绘了黄山三十六峰之巅的景色和游人的感受。诗中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将山水描绘得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第一联“黄山天半卅六峰,包含云海蟠奇松。”描写了黄山三十六峰的壮丽景色,山峰高耸入云
注释: 江潮日夜上涨,广袤的湖泊无边无际。 青山隐藏在湖边,白日映照在湖中。 整日没有船帆,野鸭或孤独地飞起。 听到河水的流动声,让人感到悠闲自在,站立在岸边也感觉宁静。 过去那里是水中央,那里有天下的士人。 难道忘了济世救人的情感,审察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名字和容貌都无法听闻,更不用说见到他们的形象。 默默无声地过了千载,怅然若失地分辨这些道理。 赏析: 这首诗以湖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
解析: 1. 乘化日行逝: 意指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像流水一样逝去。 - 注释: “乘”在这里是动词,表示“随”;“化日”指的是自然的变迁;“逝”意为消失、过去。 2. 童稚固已然: 指童年时光已经过去,已成回忆。 - 注释: “童稚”指童年时期;“固已然”意为确定地、显然地。 3. 朝徂暮复改: 早晨去到晚上又改变,形容时间迅速流逝且不可预测。 - 注释: “朝徂”指从早上开始
这首诗的翻译是: 环海世界中须弥,光明隐蔽行两规。 元夜穹盖覆四维,清气鼓动东南陲。 寒魄欲吐风先吹,倒影沧海升厜㕒。 壹气孔神中夜持,仰首云隙先见之。 或来稽首问导师,指端涌现圆若斯。 忆溯沅澧逾沙羡,洞庭下浸高楼危。 四更起坐星杓垂,月生尚在湘东涯。 半映湖面山蔽亏,须臾天地成琉璃。 梦游所到不可追,惟有明月窥余帷。 注释: 1. 环海世界中须弥:指世界如须弥山般广阔无垠。 2.
【译文】 我独自在乡间闲游,常恐失却自己的性情。 偶然归来担了点重担,打开门来觉得格外幸运。 外物解了我的羁绊束缚,中田托杯觞咏唱自适。 免除五斗酒的惊扰,又谢四簋菜的敬重。 乞得酸醋常是正直,饮酒安用圣人之圣? 寡妻也可自娱自乐,多收庄稼更可庆贺。 白云与窗齐,青山入檐映。 南荣就冬暖,北斗悬夜柄。 死者谅不居人世,优哉复何竞? 将老澹忘年,达生庶无病。 【注释】 1. 游人:诗人自称。 2.
惠照寺分韵得自字 我昨山中居,尝爱林下寺。 每俟风雨休,杖藤辄孤至。 矧玆清郊外,良朋逾三四。 道人晨启关,凉荫散幽地。 坠萼点阶稀,高藤仰空遂。 壁扫唐相题,宇拱金人臂。 山鸟罢啼时,风篁识声自。 畴谓闻见闲,奄忽忘深智。 身世苟无牵,频来坐寒翠。 注释: - 我昨山中居,尝爱林下寺。 - 我昨天在山下的寺庙里住过,我很喜欢这里的宁静与美丽。 - 每俟风雨休,杖藤辄孤至。 - 每当天气放晴
于子颖是扬州使院的官员,我因公干在扬州,他邀请我游览了金山、焦山,并写了五言诗以纪念这次游历。 结友二纪前别离,万里外每恐终此。 意思是说:我们结交有二十年了,分别时依依不舍,担心不能再见。 生交会安知三故人一,夕今相对绿鬓既。 意思是说:虽然相识时间不短,但见面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今天能够相见,感到非常高兴。 先凋行恐成聋瞆,妻孥幸无恙幼稚。 意思是说:我担心身体衰老,听力下降
这首诗是唐伯虎对《赤壁赋》的改写。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联:东坡居士赋有画,风月无穷泻清快。 - 东坡居士:这里指苏轼,他是宋朝的一位文学家、画家,以他的诗和词最为人所熟知。 - 赋:在这里指的是诗歌。 - 画中有赋情亦奇:在画中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第二联:画中有赋情亦奇,唐寅使笔能尔为。 - 唐寅:明代著名的画家,以擅长山水画而闻名。 - 凭虚欲望天涯处:通过想象
夏昼斋居三首 其一 中庭荣夏木,霭此南荣幽。 微风泛其阴,好鸟鸣相求。 乍聆已可怡,移时复悠悠。 未知古与今,此意有迁不。 愿言观吾生,托与万物游。 注释: 1. 中庭荣夏木:庭院里茂盛的树木在夏天里显得格外繁茂、生机勃勃。荣,指繁茂;荣,茂盛的意思。2. 霭此南荣幽:这浓密的树荫遮蔽了南边的清凉幽静之地。霭,这里是指浓厚的树荫;南荣,指的是南面的树林或南边的地方。3. 微风泛其阴:微风吹过树荫
仇英明妃图 明妃一出萧关道,玉颜不似当时好。 却留青冢地长春,复有画图容不老。 汉官佩剑卒举旗,分布四马连尻脽。 毛端飒有风沙吹,侍女颇具宫中仪。 中有襜褕拥独骑,落日黄沙万马迹。 临风翠袖双蛾眉,欲到穹庐前几许。 贤王迎跪庐儿语,琵琶曲终泪如雨。 佳人那必逢佳侣,表饵生分汉帝忧,容华死作单于土。 遗事竟宁传到今,王昭有曲声中琴。 仇生岂亦能知音,写出别怨关山深。 正使夔州衰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