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化日行逝,童稚固已然。
朝徂暮复改,矧此将颓年。
一室旷清暑,桐荫落疏悬。
凉飙倏西起,和鸟鸣阶前。
飞雨遂飘飒,坠叶亦联翩。
适赏在须臾,顾思弥怅焉。
混成故无尾,象帝讵有先。
悟彼空外旨,泛此世闲缘。
夕阳忽西露,倚槛听悽蝉。

解析:

  1. 乘化日行逝: 意指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像流水一样逝去。
  • 注释: “乘”在这里是动词,表示“随”;“化日”指的是自然的变迁;“逝”意为消失、过去。
  1. 童稚固已然: 指童年时光已经过去,已成回忆。
  • 注释: “童稚”指童年时期;“固已然”意为确定地、显然地。
  1. 朝徂暮复改: 早晨去到晚上又改变,形容时间迅速流逝且不可预测。
  • 注释: “朝徂”指从早上开始;“暮复改”意味着到了晚上又有所变化。
  1. 矧此将颓年: 何况现在正面临衰老的晚年。
  • 注释: “况”表示比较或对照;“此”指代当前的自己;“颓年”指老年或衰老。
  1. 一室旷清暑: 一间房间显得特别凉快,没有炎热。
  • 注释: “一室”即一个房间;“旷清暑”表示空旷而凉爽的环境。
  1. 桐荫落疏悬: 梧桐树的阴影稀疏而高悬。
  • 注释: “桐荫”指梧桐树叶形成的阴凉;“落疏悬”描绘了阳光透过树叶间隙照射下来的情景。
  1. 凉飙倏西起: 突然间一阵凉风从西边吹来。
  • 注释: “凉飙”指的是清凉的风;“倏”意为突然、忽然。
  1. 和鸟鸣阶前: 鸟儿的叫声在台阶前回荡。
  • 注释: “和”在这里是形容词,描述声音和谐;“鸣”指鸟类的鸣叫;“阶前”指台阶前面。
  1. 飞雨遂飘飒: 接着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
  • 注释: “飞雨”形容雨势迅猛;“飘飒”描绘了雨丝随风飞舞的姿态。
  1. 坠叶亦联翩: 落下的叶子纷纷扬扬。
  • 注释: “坠叶”指落下的树叶;“联翩”形容叶子落下的样子连续不断。
  1. 适赏在须臾,顾思弥怅焉: 短暂的欣赏后,感到更加惆怅。
  • 注释: “适赏”意为享受这美好的时刻;“须臾”表示很短的时间;“顾思”指回顾思绪;“弥”加强程度;“怅焉”表达深深的悲伤和失落。
  1. 混成故无尾,象帝讵有先: 宇宙混沌未开,天地万物的起源难以追溯。
  • 注释: “混成”指原始的、未分化的状态;“故无尾”意指起源时没有明确的结束或终结;“象帝讵有先”询问宇宙的根本起源是否有先于天地存在的可能性。
  1. 悟彼空外旨,泛此世闲缘: 领悟到超脱物外的真谛,脱离世俗纷扰。
  • 注释: “悟”指理解、洞察;“空外旨”指超越物质世界的意义;“泛此世闲缘”表示摆脱了尘世的羁绊。
  1. 夕阳忽西露,倚槛听悽蝉: 夕阳西下,倚栏聆听凄凉的蝉鸣声。
  • 注释: “夕阳”指落日;“忽西露”描述夕阳西沉的景象;“倚槛听悽蝉”形容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栏杆旁聆听蝉鸣。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宇宙奥秘的思考和感悟。首句“乘化日行逝”寓意着生命的无常和消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逝的感受。随后的诗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梧桐树的阴影、凉风、飞雨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结尾两句则提出了对宇宙本源的哲学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细致观察,又有对哲理的深入探讨,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