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杂诗 谁植高原树,花叶相离披。 幽阴上蔽日,野鸟中巢之。 朝飞呼其友,暮宿呼其儿。 岂不乐平生,久托终不移。 注释:谁种了高原上的树,它的花朵和叶子相互分离。在深深的树林里,它被高大的树木遮蔽,阳光无法穿透。这些小鸟喜欢栖息在这棵树上,白天与它嬉戏,夜晚与它安息。难道你们不觉得这样非常快乐吗?为什么长久地寄托在这棵树上呢?微霜改变了青翠的颜色,凉爽的风又吹起来了。那些树叶虽然已变黄
唐伯虎的《匡庐瀑布图》是一首描绘匡庐瀑布美景的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 江南万重山,匡庐乃出万重上。 - 释义:江南地区有许多层叠的山脉,而匡庐山峰高耸,仿佛从重重高山之上脱颖而出。 - 译文:江南有连绵起伏的群山,而匡庐的山峰则显得格外高大,仿佛是从这些重重高山之中独立出来。 - 关键词:江南(指代中国南部地区)、万重山(形容山之多)
润州山雄如战马,骈饮江中尻未下。 长波漂尽百兴亡,古泪登高谁不洒。 不知更有南山南,叠嶂云关塞平野。 初穿幽谷琅玕入,却听细窦珠玑泻。 阴阴鸟语万朱樱,寂寂僧居十兰若。 两君梵行正清修,伴我萧闲如结夏。 未须不二问维摩,风磬一声言自寡。 空阶久坐袂生寒,小嶂试登筇可舍。 更斟虎跑甘如乳,重过竹林青没踝。 岂徒公辈爱家山,我亦淹留为白社。 江风吹面迓归途,还入喧声攒万瓦。 【注释解释】 1. 润州
【注释】 应山至孝感道中:从应山到孝感的途中。 间若重楼花:形容青山如层层叠起的楼阁,犹如繁花盛开。 半生左史窥浮夸:指诗人自比为半世在世的左史官(掌编著历史),而以浮夸之文为世人所轻视。 义阳关南出鸟道:义阳关是古代通往南方的重要通道,此句意谓诗人经过义阳关向南走。 纵观苍壁澄朝霞:意谓俯瞰苍茫的山壁,看朝阳照耀着朝霞满天。 野田茅屋秋未冷:田野上茅屋虽经秋雨,仍保持清凉。 高藤翠木樛相加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李西华侍郎题写的《赏番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赏番图为李西华侍郎题 禹昔导川疏沟渠,四载不及东南墟。 漫天涨海游龙鱼,西界闽越东尾闾。 百岛散处黑子如,自汉不属王无诸。 圣朝持载配地舆,郑氏世窃蛮岛居。 曷不稽首朝殿除,仁皇在阼二纪余。 天戈南指皆薅锄,设立郡县轨同车。 御史监郡法秦初,岁在困敦月在余。 临川黄门受诏书,南征轺传前建旟。 举帆度海风帷祛
译文 河北的山形高耸,仿佛天半压着它,左边是东海岸边的军队。云腾风掣飞到河阳,二千余里青一断。 我来经过卫州西岸,回头百看白云山。竹林亭立明玕清,原泉飞下珍珠散。 想见幽人尚《考槃》,安得同归脱鞿绊。北风忽出白陉口,吹渡秋河百川灌。 山川聊供中流喜,舟车顾有知津叹。西南广武数峰来,屈指英雄几更换。 赏析 获嘉渡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渡河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驭气终超万物表,东岱西峨何复论。 注释:驾驭着气息最终超越了万物的界限,东方的泰山和西方的华山还有什么可争论的呢? 赏析:诗人在《岁除日与子颍登高观落照》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这首诗中,诗人再次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世俗的纷扰,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他以东岱西峨比喻泰山、华山,表达了他对这两种名山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的诗风格豪放奔放,富有激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运河绕齐鲁,势若张大弓。 【注释】齐鲁:古地区名,今山东、江苏部分地区。张大弓:形容运河弯曲盘旋如同拉满的弓箭。 【赏析】开篇即写运河环绕齐鲁大地,蜿蜒曲折如拉满的弓箭,形象地描绘出运河的壮阔与雄浑。 2. 隈中抱泰岳,两萧垂向东。 【注释】泰岳:泰山,又称东岳。萧:指箫,古代一种吹奏乐器。
【译文】 我乘船破浪而行,天门山的东边已经可见。 天门山高耸入云,峰峦叠嶂。 钟阜山峰多么险峻,周围列城环抱。 当风高云涌时,只见黄云翻滚,日落时分,天空一片青苍。 昭明宫已不见踪影,只有草木荒芜。 风吹草低见牛羊,枯树间鸟鸣凄切。 英雄豪杰,他们的理想抱负,都在竹简帛上。 但理想抱负也随时间消逝,建立功业须臾之间。 悲壮的秋风和流水,都归向了荒漠之地。 不如驾一叶扁舟,高歌自得其乐。 【注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在济南游览时所作的。诗中描绘了济南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怀念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从千佛寺回过趵突泉暮饮张家园 从千佛寺回来,我路过趵突泉,晚上在张家园喝酒。 济南城南山正横,人言山前舜所耕。 济南城的南山正横卧着,人们都说舜帝曾在这里耕种。 崩榛衰草蔽秋色,古井深崖余昔清。 荒芜的树木和枯萎的草地遮蔽了秋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