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万重山,匡庐乃出万重上。人言秋晴万里峨嵋巅,青山一点东南望。
连峰苍苍不见顶,日出彩烟生半岭。玉堂石室藏其中,纵有天风吹不冷。
群岩环峙不可名,岩端霞气升空行。石梁忽贯青霞落,倒海流云走空壑。
万谷钧天广乐鸣,思鸟哀猿一时作。石门百仞当空开,吴越江帆千里来。
仰首见吴越,俯首闻风雷。何人携杖凌倒影,萧条六合谁友哉。
林岑藤茑相撑拒,骖鸾过处原无路。世间惟有银河数派通,溅珠飞玉流平处。
我昨乘小艇,正出宫亭湖。湖心黯黕沈黛色,夕阳一半开菰蒲。
是时初冬水不落,悬知崆贶巨壑轰千车。倾崖曲𡶒天长雨,山鬼幽篁人见无。
咫尺未登疑有命,评画看山定谁胜。烟云绝境自人间,文采风流隔嘉靖。
流落当年惜异才,江山尺绢今残剩。人生衰老来无时,五岳求仙莫辞夐。
唐伯虎的《匡庐瀑布图》是一首描绘匡庐瀑布美景的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
江南万重山,匡庐乃出万重上。
- 释义:江南地区有许多层叠的山脉,而匡庐山峰高耸,仿佛从重重高山之上脱颖而出。
- 译文:江南有连绵起伏的群山,而匡庐的山峰则显得格外高大,仿佛是从这些重重高山之中独立出来。
- 关键词:江南(指代中国南部地区)、万重山(形容山之多)、匡庐(庐山的古称)。
- 赏析: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匡庐在群山中的突出地位,同时也展现了其雄伟壮丽的气势。
第二句
人言秋晴万里峨嵋巅,青山一点东南望。
- 释义:人们常说秋天晴朗时,远处的峨眉山山顶清晰可见。
- 译文:人们常常描述秋天晴朗时,远方的峨眉山山顶在视野中清晰可见。
- 关键词:人言(众人的说法)、秋晴(秋天晴朗的天空)、峨嵋巅(峨眉山的巅峰)。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匡庐瀑布在自然景观中的显著位置,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三句
连峰苍苍不见顶,日出彩烟生半岭。
- 释义:连绵不绝的山峰苍翠欲滴,直到顶部也看不见。当太阳升起时,彩云缭绕在半岭之间。
- 译文:连绵不绝的山峰郁郁葱葱,直至山顶也看不到顶峰。太阳升起时,五彩斑斓的云雾弥漫在半山腰。
- 关键词:连峰(形容山峰相连不断)、苍苍(形容绿色茂盛)、不见顶(直到山顶也看不到顶峰)、日出(太阳升起的时刻)、彩烟(五彩斑斓的烟雾)。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早晨的景色,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不见顶”一词也暗示了山峰之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四句
玉堂石室藏其中,纵有天风吹不冷。
- 释义:如同玉堂或石室般隐秘的地方隐藏在其中,即使有猛烈的风也无法使其感到寒冷。
- 译文:像玉堂或者石室那样隐蔽的地方就隐藏在其中,即使有猛烈的风吹过也不会使它感到寒冷。
- 关键词:玉堂(古代官署名,此处比喻隐秘之处)、石室(古代修行者居住的地方)、纵有(即使有)、天风(猛烈的风)。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神秘的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第五句
群岩环峙不可名,岩端霞气升空。
- 释义:群山环绕着这座山峰,它的名称无法被明确地命名。每当朝阳升起,霞光就会升腾至高空。
- 译文:群山环绕着这座山峰,它的名称难以被明确地命名。每当朝阳升起,霞光就会升腾至高空。
- 关键词:群岩(形容山峰周围环绕的岩石)、环峙(环绕着)、不可名(无法用语言描述)、岩端(山峰顶端)、霞气(朝霞)。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山峰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壮美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六句
石梁忽贯青霞落,倒海流云走空壑。
- 释义:石桥忽然穿过青霞落下,巨大的海浪和流动的云雾都从空中峡谷中消失。
- 译文:突然之间,石桥穿过青蓝色的天空,将阳光洒向大地;同时,大海的波涛与流动的云雾也都从空中峡谷中消散。
- 关键词:石梁(指连接两座山峰的通道或桥梁)、青霞(青蓝色的光芒)、倒海(形容波涛汹涌)、流云(流动的云雾)、空壑(深邃的山谷)。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石桥穿越青霞的场景,以及大海波涛与流动云雾的消散,营造出一种壮观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七句
万谷钧天广乐鸣,思鸟哀猿一时作。
- 释义:万座山谷共鸣着天边的乐曲,思绪飘散如飞翔的鸟儿和哀伤的猿猴。
- 译文:无数的山谷都伴随着天际传来的音乐声响起,思绪如同飘飞的鸟儿和哀愁的猿猴一般涌出。
- 关键词:万谷(形容山谷众多)、钧天(形容天空广阔无垠)、广乐鸣(广阔的乐曲声响)、思鸟(思念飞翔的鸟儿)、哀猿(哀伤的猿猴)。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山谷间的乐曲和思绪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景象的感受和联想。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命情感的深刻理解。
第八句
石门百仞当空开,吴越江帆千里来。
- 释义:高耸入云的石门横跨在前方,吴越地区的江帆远道而来,距离千里之遥。
- 译文:高耸入云的石门横跨在前方,吴越地区的江帆远道而来,距离千里之遥。
- 关键词:石门(指高耸入云的山门或关口)、百仞(形容高度极高)、当空开(横跨在空中)、吴越(指吴国和越国的合称,泛指江南地区)、江帆(江河上的帆)。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石门的高耸、吴越江帆的远道而来,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交织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江南地区深厚文化底蕴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第九句
仰首见吴越,俯首闻风雷。何人携杖凌倒影,萧条六合谁友哉?
- 释义:仰望吴越,低头倾听风雨的声音。何人携带手杖凌驾在水中的影子之上?在辽阔天地间谁能成为我的朋友?
- 译文:抬头看见吴越的地方,低头听到风雨交加的声音。又有谁会带着拐杖站在倒影之中?在这广阔的世界间谁能成为我的朋友?
- 关键词:仰首(抬头)见(看到)、俯首(低头)听、风雷(风和雷声)、何人(什么人)、携杖(拿着拐杖)、凌倒影(站在倒影之中)、六合(指宇宙空间,这里指整个世界)、谁友哉(谁能够成为朋友?)。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仰望、低头、聆听等动作,以及对风雨、人影等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寂寞和求索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