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楫凌惊波,连山缺东隅。
飘飖天门上,千里见全吴。
钟阜何盘盘,列城带江湖。
风高黄云动,日落青天孤。
不见昭明宫,罗绮为榛芜。
草白风萧萧,枯树上啼乌。
所以豪杰士,竹帛奋良图。
良图亦焉在,树立才须臾。
悲风与流水,万古一归墟。
不如和叩舷,高歌称钓徒。
【译文】
我乘船破浪而行,天门山的东边已经可见。 天门山高耸入云,峰峦叠嶂。 钟阜山峰多么险峻,周围列城环抱。 当风高云涌时,只见黄云翻滚,日落时分,天空一片青苍。 昭明宫已不见踪影,只有草木荒芜。 风吹草低见牛羊,枯树间鸟鸣凄切。 英雄豪杰,他们的理想抱负,都在竹简帛上。 但理想抱负也随时间消逝,建立功业须臾之间。 悲壮的秋风和流水,都归向了荒漠之地。 不如驾一叶扁舟,高歌自得其乐。
【注释】
- 鼓楫 :击桨。
- 凌 :冲破。 惊波:指波浪。
- 连山缺 :连山中断。
- 东隅 :东边的角落。
- 飘飖:飘荡的样子。
- 天门山: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北。又名太和山、皖公山。一说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
- 千里见全吴:《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度淮阴(今江苏淮安),汉兵追至,项王军壁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 钟阜:即锺山,在南京东北。
- 盘盘:盘曲的样子。
- 列城:指钟山一带的城邑。
- 黄云动:指日出后阳光照到黄云上。
- 孤:孤独,指太阳西沉后的景色。
- 昭明宫:即金陵台,在钟山西麓。《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军壁垓下……是时项王军壁上,而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雨,雨若注焉;非夜闻雷,声如殷且正。汉军皆呼万岁。楚战士无不一以贯之,乃力战而不肯离者,死伤者众也。”这里用“不见昭明宫”来暗喻项羽失败。
- 罗绮 :华丽的衣裙。
- 榛芜:野草。
- 萧萧:风声。
- 枯树上啼乌:指乌鸦叫,象征荒凉的景象。
- 良图:良好的计谋或规划。
- 立才须臾:指建功立业的机会很短暂。
- 万古一归墟:指一切都归于虚无,一切历史都将过去。语出《庄子·逍遥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 叩舷:敲打船舷唱歌。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首联写诗人泛舟过江天门山,所见景象,为全篇定下了苍凉雄阔的基调。颔联写诗人登天门山,极目远眺,只望见了东南角露出的一角天门山,便感叹不已。颈联写天门山的险峻,钟阜的高大,以及围绕它的城郭河流;尾联则写天门山上的宫殿遗址,已变成一片荒野,连鸟儿也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枯树与乌鸦相伴,令人感慨万千。尾联点出了诗人对前文所描绘的景物的感受。“悲风”二句,抒发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他虽然怀有宏伟的抱负,却无法实现,只能借酒消愁、放歌抒志;同时,他也感到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全诗语言凝练、意境雄浑,充满了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