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
注释:我曾侍奉先皇,作为法从臣,因此教给札记记录我的华勋。名山长久以来就已经收藏了我的姓名,不要做世间的文辞。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被贬谪后写给友人欧阳炳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向欧阳炳传递了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
【注释】 舶上谣:船上的民谣。伯庸:即李伯庸。番货:外国货物。使闽浙:出使福建和浙江一带。十首:指《琉球真蜡》等十首诗。 【译文】 琉球真腊国产的蜡与印度产的蜡接合,日本、辰韩、秽貊国的倭人制造的船,每年往来于各地,海风平静无波。 【赏析】 《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十首》,是明代诗人郑善夫的作品。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共分四组,每两句一题,每句都押韵。
在解析这首诗词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可以注意到诗句“涌金门外是西湖,堤上垂杨尽姓苏”描绘了一幅杭州西湖的美景。这里的“涌金门外”,指的是杭州的一个著名地标,西湖本身则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诗句中的“堤上垂杨尽姓苏”使用了“尽姓苏”这一典故,意指那些生长在西湖边、杨柳如丝般垂挂的景象都与苏姓有关,这样的描写增添了诗句的文化色彩和深度。 进一步分析第二句“作得《吴趋》阿谁唱?小卿坟上露兰枯”
素馨,即茉莉花。华畔,即花边。十八娘,即十八子。炎云瑞露酌天浆,指用天露酿酒或制饮料。一日供厨三百颗,一顿饭供应的菜肴有三百余种;使君,指朝廷使臣;馆,是宾馆;券,指票据;莫支羊,指无法支付。 译文:在素馨华畔的十八子姑娘们侍候着我们,用天露酿成的酒来招待我们喝。每天要准备三百余道菜,让使臣们吃个够。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福建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首先以素馨花比喻十八子姑娘们的美貌
这首诗是诗人在出使闽浙时,送给同僚的。 首联“薰陆胡椒腽肭脐,明珠象齿骇鸡犀”,写的是香料和珠宝等物。熏陆香、胡椒、荜茇、荜澄茄、荜拨、荜茇、荜澄茄等都是香料。荜澄茄(即荜茇)是一种热带植物,产于印度、缅甸等地;荜拨则是从西番来的,与荜澄茄相似,但味道更浓烈,也用于香料。胡椒则来自东南亚,特别是印度和斯里兰卡。此外,还有如象牙、犀牛角这样的珍贵材料。 第二联“世间莫作珍奇看
卢沟晓月堕苍烟,十二门开日色鲜。 海上神仙非弱水,人间平地有钧天。 宝幢珠珞瞿昙寺,豪竹哀丝玳瑁筵。春雨如膏三万里,尽将嵩呼祝尧年。 宋本的七言律诗《大都杂诗四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元代大都(今北京)的繁华与壮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盛世繁华背后所隐藏的问题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1. 卢沟晓月堕苍烟,十二门开日色鲜: - 卢沟晓月
【注释】 舶上谣:在船上唱的民歌。伯庸:诗人的朋友。番货:来自外国的货物,即海商贸易。事奉:侍奉。使闽浙:出使福建和浙江一带。十首:十首诗。朱张:泛指有学问的人或文人。朱,红色;张,黄色。十年过:十年过去。凋零海贾多:海寇已消灭,海商多了。花股:船桨。篙丁:撑船人。奈乐何:怎么高兴得起来呢。 【赏析】 此诗为出使福建、浙江一带途中所作,写沿途见闻及对友人的慰勉。全诗语言平实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一句“旧时家近黑桥街”交代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三十馀年不往来”写诗人久别朋友,已多年未与朋友相见的情景;第三句“凭仗使君一问讯”表明诗人要托付使者向朋友问候;第四句“杨梅银杏几回开”是说诗人在杨梅和银杏树开花的季节,盼望着朋友归来。 【答案】 译文:我旧日家住在黑桥街上。三十多年了没有到那里去看望过老朋友了。如今要托付使者向你问个好。
这首诗是诗人为送别伯庸而作。首句点出地点,江华即今湖南江永县,位于湘江之滨。次句写伯庸的才情。第三句写伯庸多病,可堪怜惜,暗用《史记·平津侯列传》中“马援少时与伯况交,伯况独与恋恋,每至居所,常厚宾待之。”后以“长卿”称马援。第四句是劝勉伯庸的话。最后两句写自己对伯庸的依依不舍之情。 具体分析如下: - 首句"江华江月要才情":"江华江月"指的是诗人所在地,"江月"则是指江水映照月亮的景象
大都杂诗四首 第一首 形势全燕拥地灵,梯航万国走王城。 - 注释: 形势:地理形势。全燕:整个宋朝都城。拥地灵:拥有天地的灵气。梯航万国:形容来自各国的使节和商船络绎不绝。 - 赏析: 此句描述了宋朝都城的地理优势及对外交往的盛况。 第二首 狗屠已仕明天子,牛相宁知别太平。 - 注释: 狗屠:指宋本自己,以自嘲的口吻。已仕:已经当官。明天子:即皇帝之子。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