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纲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垂阴满上路 - 描述柳树的枝条下垂,覆盖了整个道路。 2. 结草早知春 - 比喻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柳树提前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3. 花絮时随鸟 - 描述柳树上的花朵和花絮随着鸟儿飞翔。 4. 风枝屡拂尘 - 形容风在柳枝上轻轻拂过,扬起了尘土。 5. 欲散依依采 - 形容人们想要采摘柳条时的依依不舍。 6. 时要歌吹人 - 暗示柳树在歌声和吹笛声中生长,增添了一丝诗意
注释: 素华偏可憙,的的半临池。 疑为霜里叶,复类雪封枝。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咏栀子花诗》,全诗共八句。 首句“素华偏可憙”意为洁白的花朵最令人喜爱。 第二句“的的半临池”意为白色的花朵半映在池塘中。 第三句“疑为霜里叶,复类雪封枝”意为像霜打的叶子一样洁白,像被积雪覆盖的树枝一样洁白。 第四句“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意为太阳斜斜地落下
这首诗是咏芙蓉,主要描绘了芙蓉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芙蓉的美丽与坚韧。 首句“圆花一蒂卷”,形象地描绘出芙蓉花的花朵如同一个圆形的果实,花蕊紧密相连,仿佛一根卷曲的藤蔓。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芙蓉花的娇小与精致。 第二句“交叶半心开”,则更加细致地描绘了芙蓉花的形态。芙蓉花的叶子交错排列,中间部分展开,形成半开的花朵,宛如一朵半开的莲花。这一形象既展示了芙蓉花的优雅
【注释】 莲:荷花的别名。 荷披衣可识:荷叶张开像穿着一件衣服,故云。 风疏香不来:微风轻拂,荷香四溢,而荷叶不散发香味。 当看荷叶开:要想知道莲花在何处生长,要看荷叶是否展开。 【译文】 采莲女来到湖边,船夫多次徘徊不定, 荷叶张开像是穿着的衣服,清风徐来却不曾吹散, 要想知道船儿停泊的地方,得等到荷叶展开时才能看到。 【赏析】 这首诗写采莲女的活动和心情。诗中没有直接描写采莲女的动作
照流看落钗 相随照绿水,意欲重凉风。 流摇妆影坏,钗落鬓花空。 佳期在何许,徒伤心不同。 注释: 1. 照流看落钗:形容女子看到水中的落钗时,心情复杂。 2. 相随照绿水:指女子与落钗一同出现在清澈的水中。 3. 意欲重凉风:暗示女子想要再次感受凉爽的风。 4. 流摇妆影坏:形容女子化妆后的身影在水中摇曳不定。 5. 钗落鬓花空:指女子的发髻因为落钗而显得空荡荡的。 6. 佳期在何许
细雨阶前入,洒砌复沾帷。 渍花枝觉重,湿鸟羽飞迟。 傥令斜日照,并欲似游丝。 注释:雨点落在台阶上,又落在砌墙上,还落在帷幕上。 雨水浸湿了树枝,让人感觉有些沉重;鸟儿的羽毛也变得湿润,飞行得慢一些。 如果让斜阳照耀,就像飘动的游丝一样。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个春雨中庭院的景象。首句写雨从天而降,“细”字形象地写出了雨滴之小,“阶前入”描绘出雨点落在台阶上的情景,“入”即落的意思
【注释】: “冬晓”:冬日早晨。 梁:指屋梁,这里代指女子所住之处,即闺房。 含怨:含着怨恨,暗含愁绪。 前床:床上。 帷褰:拉开窗帘。 竹叶带:指古代妇女梳妆用的竹条制成的发带。 镜转菱花光:照见菱花镜中的人影,因菱花镜常在室内使用,所以这里的“镜”,实际上指的是菱花镜。 会时无人见,何用早红妆:等到与情人相会的时候,如果已经天明,就无需再化妆了
【注】晓思:清晨思念。 译文:早晨的鸟儿争着鸣叫,朝花乱纷纷欲开。 炉烟升入斗帐中,屏风隐去镜台前。 红妆已尽泪痕湿,荡子何时归来? 赏析:此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写一位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首句“晨禽争学啭”,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晨曦中的鸟儿争相啼叫,为整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接下来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室内,通过写炉烟和屏风的描写,勾勒出一幅温馨宁静的画面。炉烟袅袅升起
【赏析】 《春日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写景抒发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全诗意境清丽、婉约,语言简洁流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注释】 花开:指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百花竞艳的景象。 几千叶:形容花朵众多,层层叠叠。 水覆数重衣:形容湖水波光粼粼,仿佛有数层衣物在水中飘浮。 蝶飏萦空舞,燕作同心飞:描述蝴蝶在空中飞舞,燕子结伴飞翔的情景。 歌妖弄曲罢
诗句释义: 1. 本将秋草并:“本将”意味着原本,“秋草并”指的是秋天的草地。这句可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或感慨,可能是在描述萤火虫出现的背景(如在秋季的草原上)。 2. 今与夕风轻:“今”指现在,“夕风”指的是傍晚的风。这里的“轻”描述了风的状态,可能是轻柔或凉爽的。这句话可能在表达某种宁静或和谐的氛围,或是形容风中萤火虫的轻盈状态。 3. 腾空类星霣:"腾空"通常描述上升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