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纲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和超脱。以下是逐句释义: 1. 庸夫耽世光,俗士重虚名。 庸夫:平庸的人,指那些沉迷于世俗名利的人。 2. 三空既难了,八风恒易倾。 三空:佛教术语,指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相,即“空”的三种形态。 八风:古代传说中八条能左右国家命运的大风吹来的八个地方,这里用来比喻权势。 3. 伊余久齐物,本自一枯荣。 伊余:我,指作者自己。齐物:道家的无为观念
这首诗是徐诗见内人作卧具的五言诗。诗人通过对室内卧具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豪华与奢侈。 第一句“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描述了室内环境,暗色的房间中,晚日透过窗户映照出来的景象。 第二句“红帘遥不隔,轻帷半卷悬。”描写了窗帘的颜色,红色的,而且半卷起来,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第三句“方知纤手制,讵减缝裳妍。”表达了诗人对制作者的敬佩和赞美,她们的手艺不亚于做衣服的人。
【注释】: 1. 遥看官佛图,带璧复垂珠。——指佛像,远观其貌如官佛塔,其体似璧又如垂挂的明珠。2.烛银逾汉汝,宝铎迈昆吾。——指佛像之烛光,如银色的河流,流经汉地;宝铎则象征着佛教,迈过昆吾山。3.日起光芒散,风吟宫徵殊。——指佛像的日出时分,阳光洒下,照亮了整座寺庙,使整个场景显得辉煌灿烂;而当风吹过寺时,发出的声音与宫乐的旋律相异,给人以新奇之感。4.露落盘恒满,桐生凤不雏。——在佛像面前
解析 第一段:仙客诗 - 诗句:漆水岂难变,桐刀乍可挥。 - 译文: - “漆水”指的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水域或地方,“岂难变”表达了一种变化之迅速或易得之意;"桐刀"可能是指用于切割的工具,“乍可挥”表达了一种轻松使用的感觉。 - 此句描绘了一幅画面,其中某人可以轻松地在漆水(或许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方)中挥舞桐刀进行工作或创作。 - 注释: - 漆水:某地名,特指某个地点。 - 岂难变
【注释】叠嶂:重叠的山峦。 参差:参差不齐,高低不平。 句咏:成韵的诗句。 遥应:远应,遥遥相映。 五声: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调。 八音:指古代乐器中的金、石、土、木、匏、革、丝、竹等八类乐器。 颠倒群:指杂乱无序。 迷尘缚侣:迷失了尘世的同伴。 悯哉:可惜啊。 火宅中:指佛教中的地狱。 兹心:这里的心情或心境。 去:舍弃。 【译文】重重叠叠的山峦参差有致,接连不断的山峰高高低低相互对峙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圆轮既照水,初生亦映流。 圆轮:明月。照水:月光照射水面。初生亦映流:月亮初生时,其光辉也照亮了流水。 译文:明月的光辉照耀着水面,它初生时的光芒也照亮了流水。 2. 溶溶如渍璧,的的似沈钩。 溶溶:明亮的样子。渍璧:玷污玉璧。的的:形容水流明亮的样子,如同玷污玉璧一样。沈钩:沉入水中的鱼钩。 译文:明亮的月光如同玷污玉璧一样,清澈的流水犹如沉入水中的鱼钩。 3.
诗句解析: - 皇情矜幻俗: 皇帝的情感被描绘为怜悯那些虚幻世俗之事。 - 圣德悯重昏: 圣人的恩德在于怜悯国家政治的混乱和昏暗。 - 制书开摄受: 皇帝发布诏书开启教育与接纳贤才的途径。 - 丝纶广慧门: 诏书的颁布如同佛法般广泛,使人们的智慧得以扩展。 - 时英满君囿: 时间之精华如花朵般遍布在君主的园林中。 - 法侣盛天园: 佛教徒众多,如同天空中的繁星,充满整个园林。 - 俱销五道缚:
【注释】 1. 汉安:指汉代,汉安郡。2. 大响:指雷声巨大。3. 周穆:周代的穆王(前947--前825)。置高台:指在高台上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4. 三里生云雾:形容云雾弥漫,遮天蔽日。5. 生识:即生命、存在的认识。6. 慧人:聪明的人。7. 长心灾:长时间忧虑,心中产生灾害。8. 庸识:平庸的见识。9. 三界:佛教用语,指欲界、色界、无色界。10. 三界信:在三界中信仰不坚定。 【赏析】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尘中喧虑积,物外众情捐: - “尘中”指尘世中纷扰的俗事和忧虑; - “物外”指超脱世俗的宁静境界。 2. 兹地信爽垲,墟垄暧阡绵: - 此处土地确实宜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 - “墟垄”指田间地头的废墟; - “暧阡绵”形容道路两旁的土地连绵不断。 3. 蔼蔼车徒迈,飘飘旌眊悬: - “蔼蔼”形容尘土飞扬、车马众多的景象; - “飘扬”指旌旗在风中飘扬; -
这首诗是唐代宗时期的王昌龄所创作的应制诗,原题作《陪游光宅寺应令》,全诗八句四十六字。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陪游入旧丰,云气郁青葱。 - 陪游:陪同游览。 - 旧丰:旧时繁华之地。 - 云气:形容景色优美,如诗如画。 - 郁:茂盛。 - 青葱:指草木繁茂,色彩鲜明。 2. 紫陌垂青柳,轻槐拂慧风。 - 紫陌:紫色的路。 - 垂:下垂。 - 青柳:绿色的柳树。 - 轻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