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纲
【注释】 芳年:美好的年华。留帝赏:受到帝王的赏识。应物:顺应自然,指景物。天襟:天空。挟苑连金阵:环绕的宫殿连接着金色的军营。分衢:分道而行。度羽林:经过羽林军。帷宫对广掖:帷帐般的宫殿和广袖一样的掖门相对。层殿迩高岑:层层高的殿堂逼近高山。风旗:随风飘扬的旗帜。争曳影:争相摇曳着影子。亭皋:水边的台地或高地。共生阴:共同生长着草木。林花初堕蒂:树上的花刚刚落了花蒂。池荷欲吐心
这首诗描述了登上烽火楼后所看到的壮丽景色。烽火楼位于南京城北的长江边,是古代边防的军事要地。诗人登上烽火楼,俯瞰江水清波荡漾,远处的山峦苍翠欲滴,近处的草木郁郁葱葱,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江南风光画卷。 注释: 1. 耸楼排树出:形容烽火楼上的建筑高耸、树木参天。 2. 却堞带江清:却,指城墙。却堞,即城墙上的矮墙。带,环绕。江,指长江。清,清澈。 3. 陟峰试远望:陟,登。峰,山峰。试,尝试。 4
【诗句释义】 1. 和武帝宴诗二首其一:与汉武帝的宴会。 2. 其二:是第二首,内容如下。 3. 祭壶今息鼓:祭祀用的酒壶如今已不用,不再击鼓报时。 4. 董案或开帷:董氏家族的门庭或许被打开。 5. 聊举青龙阵:只是举起了象征青龙旗的阵法。 6. 正取绛宫时:正好利用绛宫的时间进行攻击。 7. 犒兵随后拒:在军队后面设下犒劳士兵的部队,用来抗拒敌军。 8. 軷祭逐前师:在前方设下祭祀的仪式
【注】 日影、半东檐:日光斜射在半东的屋檐下。 靖念、空杼柚:心中默默思念,空想。 缥书、华池:指书信、信函。 厌:厌倦。 幽居、原陆:僻静的居所和山野。 寂寞:孤单。 寡悰(chóng):心情不畅快;愁闷。 登城:登上高处。 遥山:远处的山。 半吐云:半隐半露的云。 岩飙(biāo):从岩石中吹出的风,即山风。 寒木:冷清的树木。 落霞乍(zhà)续断:忽然间,夕阳西下,霞光映红天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正确理解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此题中,注意对关键词句的理解。 【答案】 (1)采菊篇:指代《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无名氏创作的组诗。 (2)月精丽草:月光下的菊花更加鲜艳美丽。 (3)秋株:秋天的植物。
和武帝宴诗二首 其一 译文:校尉开疆拓土,将军平定西域月支。向南抵达新息柱,向北到达武阳碑。经常游玩马戏场,教战昆明池。银塘泻下清渭水,铜沟引动直漪涟。常常跟随良家子,命中幽并儿。金鞍装饰紫色佩饰,玉燕帖上青色的骊尾。车书今已共,愿奏云亭仪。 注解:这首诗是一首汉乐府《饮马长安》的变体,表达了汉武帝对西域各国的征服和统治。诗中描写了汉朝军队的英勇善战和对西域的征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
【注解】 1. "宜城": 地名。在今湖北宜城县东北。 2. "断中道, 行旅亟留连: "断",指阻断或断绝;"中道", 指中途。 3. "出妻工织素: "出",指遣送;"工",能工巧匠;"织素",即织布。这里指把妻子打发走,让她去给人家当女佣人。 4. "妖姬惯数钱: "妖姬",指美女。 5. "炊雕(chuī záo)留上客: "炊雕",指烹饪美食。 6. "贳(shì)酒逐神仙: "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需要结合重点字词的语境理解诗意和作者的情感。“生别离”意为:生离死别。生别离即指人世间难以长久相守的离别。“别离四弦声”,意思是“别离”的声音如同琴瑟之音般悠扬动听。“相思双笛引”,意思是“思恋”的声音如同横笛之音般凄婉哀怨。“一去十三年”,意思是自从离别后,已经过去了十三个年头。“复无好音信”,意思是没有收到任何好消息
春江曲 客行只念路,相争度京口。 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 注释: 客行只念路上,相互竞争要渡过京口。 却不知道堤上的人,擦干眼泪只是轻轻摇头。 赏析: 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之苦与无奈之情。诗中以“春江”为背景,勾勒出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别离之人的深深思念。通过对比行人与堤上人的情态,诗人巧妙地揭示了离别之苦,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离别的痛苦。此外
【注释】淫豫:淫荡放纵;服:古代一种大钟;瞿塘:山名,在今四川奉节县东。传说中为蜀江三峡之一,水势险恶。转:旋转。桂浦:古地名,在今广西贺州。忌过:指忌讳经过。 译文:淫荡放纵像大钟,瞿塘峡水险不可触。金沙江上水流多,桂浦一带应小心经过。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瞿塘峡。瞿塘峡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口。瞿塘峡以峡谷雄伟,景色奇特著名,诗人在此作下此诗。首句写峡口的景色,第二句点明峡口的水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