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
【注释】 叠:指诗篇。渔,隐居者。郊岛:这里指隐士。前身:过去的生活历程。乍见犹疑傲:刚见面时还怀疑他高傲。说贫:说自己的贫穷。鹤招穷处士:用《庄子·让王》中的故事,楚狂接舆曾对孔子说:“我听说,至人安于贫穷,而处士不愿富贵。”梅伴老诗人:用杜甫《佳人》的诗意,梅花陪伴着老诗人李白。时共论文酒:常常一起饮酒论文。衰颜少借春:衰老之容少有春天的光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与友人相会时所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和子野四首》是苏轼晚年在黄州所作,其中第二首为诗人与友人陈季常的唱和之作。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借自然景物表达作者的志趣、理想和人生态度。 译文: 寒冬腊月,霜霰纷集,行路艰难。举目眺望尘世,何人能忍受寒风之苦?抛弃酒杯,打算不再饮酒;脱帽冕,打算不再做官。独坐一室,能够容纳我的双脚
诗句注释:- 诡遇非吾事,支离笑我身:指意外的相遇并不是我所期待的,反而使我显得狼狈和不修边幅。 - 文章宁可拙,仕宦岂宜贫:表示宁愿文章写得拙劣一些,而不愿在官职上穷困潦倒。 - 乡故多新鬼,年荒少佚民:意味着家乡中死去的人很多,而年景荒废的地方则很少有活人。 - 休嗟华黍废,阳谷易回春:表示不要哀叹繁华的田地废弃了,阳谷之地容易迎来春天,比喻希望和生机。 译文: 在意外的相遇之中
注释: 旅行中谋生没有着落,低贱地栖身又该怎么办? 饭菜只能供应粗粮米饭,衣服还没有补好香莎。 屋外鞋子常常装满,床头的钱财不多。 老了还是当个文人掾属,好像旧恩科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写穷愁潦倒、困顿失意生活的诗。诗人自比为“文学掾”,是说自己虽然身处困窘,但仍然坚持写作。 首联“旅食无生计,卑栖奈若何”,直抒胸臆,点明自己处境艰难。旅食无计,生计无着,卑居下处,生活困窘,面对此情此景
【注释】 ①再叠:作者有感于仕途的坎坷,多次应举不中。 ②梦伊何:梦见伊人是谁? ③“落月”句:夜深了,月亮从天空渐渐落下,照着红叶;寒气侵袭,厅堂里绿莎暗黄。 ④敝袍:破旧的衣裳。为客久:在外漂泊久了。高枕:指高卧,即睡觉。阅人:见识的人多了。 ⑤匡时:挽救国家。策:策略。无心中甲科:没有考取功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第三次应举不中式后的感怀之作。全诗写景抒情,意境清幽
诗句释义 1 待月东扉外:在东边的门边等待月亮。东扉,通常是指东边的门或者窗子,这里指的可能是夜晚时分,一个人站在东侧的窗前,静静地等待着月亮的出现。 2. 一枝明烛残:形容蜡烛燃烧至最后,光线微弱。这里的"一枝明烛"可能指的是一支点燃的蜡烛,而“残”则表示蜡烛已经燃烧到了尽头。 3. 谁将丹桂子,种在碧云端:这表达了一种对远方或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一丝无奈。丹桂子,是一种珍贵的果实
晓霜 重衾惊骤冷,万瓦见浓霜。 夹岸蒹葭白,空庭橘柚黄。 宦情真淡泊,岁晚转荒凉。 野寺钟声早,何人仆马忙。 注释: 1. 重衾:厚重的被子,用来保暖。 2. 骤冷:突然的寒冷。 3. 万瓦:指屋顶上覆盖着瓦片。 4. 夹岸:两岸之间,即河流两侧。 5. 蒹葭: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泛指芦苇。 6. 空庭:空旷的庭院。 7. 橘柚:橘子和柚子,这里泛指水果。 8. 淡泊:淡薄
中元 初秋当望夜,平楚带斜曛。 暑气能昏月,砧声不隔云。 华灯浮白水,老衲诵冥文。 漫说中元节,儒书惜未闻。 注释: 1. 初秋当望夜:初秋时节,当值的夜晚。 2. 平楚带斜曛:平坦的田野上,带着斜晖。 3. 暑气能昏月:夏季的炎热让月亮变得模糊不清。 4. 砧声不隔云:砧石敲击的声音,似乎与天空相连。 5. 华灯浮白水:华灯在水面上漂浮着。 6. 老衲诵冥文:老和尚在诵读冥经。 7.
亨通的道路就畏惧,晚年的心境又何如。索米多是贫士的生计,抄诗欠小胥的生活费用。乡愁熟稔自心间,顿生与世情疏离之感。会约逃避名利者,山中倒骑驴子行。 注释: 亨涂:顺利的仕途。 畏涂:畏惧仕途。 暮境:晚年。 索米:索取粮食。 钞诗:抄写诗篇。 小胥:负责管理文书工作的官员。 会约:相会约定。 逃名:逃避名利。 山间:山间隐居之地。 倒骑驴:形容悠然自得的状态
注释: 树叶:叶子、树的叶子不知何树叶,红润极鲜明。一片风吹落,几番霜染成。止啼诚诳语,题字亦闲情。把玩真堪惜,携归予绣枰。 译文: 我不知道这叶子是什么树种,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一阵风吹来,它被吹落了,然后经过几次霜冻,它变成了红色。 “止啼”是欺骗人的话,“题字”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拿着它玩真的值得珍惜,把它带回家可以放在绣花的棋盘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树叶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