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东扉外,一枝明烛残。
谁将丹桂子,种在碧云端。
病叶依窗湿,饥鸿集渚寒。
婵娟为雨妒,怊怅又更阑。
诗句释义
1 待月东扉外:在东边的门边等待月亮。东扉,通常是指东边的门或者窗子,这里指的可能是夜晚时分,一个人站在东侧的窗前,静静地等待着月亮的出现。
- 一枝明烛残:形容蜡烛燃烧至最后,光线微弱。这里的”一枝明烛”可能指的是一支点燃的蜡烛,而“残”则表示蜡烛已经燃烧到了尽头。
- 谁将丹桂子,种在碧云端:这表达了一种对远方或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一丝无奈。丹桂子,是一种珍贵的果实,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碧云端,形容高远的地方,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理想或追求。
- 病叶依窗湿:病叶,即病态的叶子,可能是因为缺水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叶子发黄或枯萎。依窗,表示叶子紧贴着窗户。湿,表明叶子因为长时间未得到水分而变得潮湿。
- 饥鸿集渚寒:饥鸿,指饥饿的候鸟。集渚,即聚集在某个小岛上。寒,表示天气寒冷。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候鸟因饥饿而聚集在小岛上的景象,暗示了环境的恶劣和生存的艰辛。
- 婵娟为雨妒,怊怅又更阑:婵娟,通常用来形容月亮的美丽和皎洁。雨妒,意味着雨水嫉妒月亮的美丽,因为它无法与之媲美。怊怅,形容心情沮丧、郁闷。更阑,表示时间已经到了深夜。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因为月亮的美丽而感到嫉妒,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失落和惆怅。
译文
等待月儿从东边门边出来,一支蜡烛已燃尽了余光,如同明亮的烛火在夜色中消散。是谁将那些珍贵的桂树种子种植在了云端之上?病叶依偎在窗口显得格外湿润,饥渴的鸿雁聚集在小岛之上感受着寒意。月亮的美丽似乎让雨水都为之嫉妒,让人惆怅不已,夜深人静时更感寂寥。
注释
- 待月东扉外:等待月色从东边的门边出现。
- 一枝明烛残:形容点燃的蜡烛只剩下微弱的光亮。
- 谁将丹桂子,种在碧云端:表达对远方或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隐含了一丝无奈。
- 病叶依窗湿:病叶,病态的叶子,可能是因为缺水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叶子发黄或枯萎。依窗,表示叶子紧贴着窗户。湿,表明叶子因为长时间未得到水分而变得潮湿。
- 饥鸿集渚寒:饥饿的鸿雁聚集在小岛上,暗示环境的恶劣和生存的艰辛。
- 婵娟为雨妒,怊怅又更阑:月亮的美丽让雨水也感到嫉妒,让人惆怅不已,夜深人静时更感寂寥。
赏析
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首句通过描绘等待的场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期待的氛围;第二句则以蜡烛的熄灭作为过渡,引出下文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第三句通过“种在碧云端”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憧憬;第四句则通过描绘病叶和饥鸿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感慨。最后一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产生的惆怅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