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是儒家事,生平畏四知。
灯花空送喜,瓶粟不供炊。
湖海心终在,田园计未迟。
愿同华山叟,驴背倒能骑。

【注释】

  1. 次西:作者的字。
  2. 贫是儒家事:意思是贫穷也是儒家所关注的,这里指的是穷困的生活状态。
  3. 平生畏四知:指一生都在追求知识的积累。
  4. 灯花空送喜:比喻希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5. 瓶粟不供炊:比喻生活的贫困和简陋。
  6. 湖海心终在:表示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内心的追求是不会改变的。
  7. 田园计未迟:表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生活还有希望。
  8. 华山叟:传说中的隐士,常骑着驴子四处游历。
    【赏析】
    《次西和韵》是一首表达对生活困境中坚持理想的诗歌。首句“贫是儒家事”,表达了诗人对贫穷的理解,认为贫穷也是儒家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反映了诗人的谦逊和务实态度。接着,“平生畏四知”暗示了诗人一生都在追求知识的追求,展现了他对学问的渴望和执着。
    第二句“灯花空送喜”,用“灯花”象征了生活中的喜悦和期待,但这种喜悦往往因为贫穷而显得虚幻和渺茫。这里的“灯花”,既代表了生活中的欢乐,也暗示了现实中的无奈和辛酸。
    第三句“瓶粟不供炊”,描绘了诗人生活贫困的现状,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
    第四句“湖海心终在”,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依然怀揣着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他的内心始终坚定地坚守着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最后两句“愿同华山叟,驴背倒能骑”,则以“华山叟”为引子,寓意了自己愿意像这位传说中的隐士一样,骑着驴子四处游览,不受世俗束缚,自由自在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忍不拔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尊严,给人以深深的启示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