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朴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客州赁居寄萧郎中”是要求分析这首诗的主旨。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逐句分析,指出手法特点,最后结合诗句分析其情感,注意分析要全面、准确。 “松店茅轩向水开”:松树和茅草搭建的店铺面向江水敞开。 “东头舍赁一裴徊”:在东边的房子里租住一晚。 “窗吟苦为秋江静,枕梦惊因晓角催”
注释: 灵岩寺:灵山寺。灵山,在今江苏常州西南的天宁寺附近,因山顶有石如佛像而得名。南朝梁武帝时,曾建“栖玄寺”,唐代改名为“灵山寺”,是当时江南佛教的中心之一。 碧峰顶上开禅坐,纵目聊穷宇宙间。碧峰:绿树丛中的青峰。禅坐:佛教徒打坐修行。聊(láo)穷:指略加体会。 白日才离东海底,清光先照户窗间:白日才离开东海的海底,清光先照射到窗户里面来。白日:太阳。东海:即东海。这里泛指大地。清光
注释:咸通五载后伏里,登此福唐县上楼。 赏析:本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咸通五年(864年)任东川节度使柳中郢幕僚时写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诗的首句“咸通五载后伏里”点明时间,即咸通五年(864年)之后的一个夏天;第二句“登此福唐县上楼”,写登上了福堂县楼。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咸通年间,登楼观景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这一行为,抒发了自己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不满情绪。同时
【注释】 徙倚:徘徊,留恋。交欢:欢乐。千林:满山的树林。晴偏雨:即晴时多云,即阴天。诘曲:曲折。断岩:陡壁。参差:参差不齐,错落有致。倒影:水中映出的景物的虚像。登山屐(jie):登高用的木屐。浪着:随意穿着。豪吟:豪放地歌唱或吟诵。阑:尽。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登楼望远、观赏山水景色时,触景生情,由自然景观引发人生感慨而写的一首七绝。首联写诗人凭栏远眺;颔联写晚晴多云和五月云深
【注释】 灵岩寺:在浙江绍兴。雨后,天气转晴。合思量:应该仔细想想看。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登灵岩寺时所写,表现了他对雨过天晴后的灵岩景色的赞美之情。全篇采用设问的手法,以问句开头,然后以“如何云者”“合思量”来作答,显得委婉而含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的能力。首先,读懂题目要求,明确答题要点:了解诗的写作背景、作者及有关重要信息;分析诗中意象的含义,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全诗的思想情感;赏析精彩语句。 本题要求对这首七言律诗逐句释义并赏析,解答时,注意把握诗句的意思及所蕴含的情感。“晓擎弓箭入初场,一发曾穿百步杨”,意思是说早晨拿起弓箭去参加比赛的时候,一箭就射穿了百步之外的杨柳
谢友人惠笺纸并笔 范阳从事独相怜,见惠霜毫与彩笺。 三副紧缠秋月兔,五般方剪蜀江烟。 宵征觉有文通梦,日习惭无子谅篇。 欲著不将两处用,归山闲向墨池前。 注释: 谢:感谢。 范阳从事:指唐代诗人元稹(公元779-831),字微之,范阳(今北京附近)人,元稹的好友。 霜毫:指笔锋像秋天初降的霜那样白,比喻文笔清雅。 彩笺:指书信上所画的彩色图案。 三副:指三支笔。 秋月兔:指秋天的月亮。 五般
三年前,我与李端离别时,你曾剪拂头发,感知彼此的心意。 今夜,我来到你的坟墓旁,心中充满哀伤,泪水洒满了大地。 竹林在晓雾中显得孤独,仿佛一只孤鹤正在离去;剑池中的水已经干涸了,仿佛一条龙已经被埋葬。 新坟上日落时分,松树的声音很小,旧地春去秋来,草色已变深。 现在无法亲眼看到你执绋的情景,只能遥想石门之下泪沾衣襟。 注释: 1. 三年剪拂感知音:三年前,我和李端分别时,你剪掉了自己的头发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华亭参后最幽玄,一句能教万古传。 注释:在华亭县参拜之后,这里最为幽静神秘。这一句话就能让万世流传。 2. 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崖前。 注释:猿猴抱着幼崽回到青葱的山岭后面,鸟儿衔着花瓣落到碧绿的悬崖前面。 3. 虽知物理无穷际,却恐沧溟有尽年。 注释:虽然知道天地之间万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注释】 南楼:唐宣宗李忱的宫殿名。 春山到处喜相从:春山处处都和人喜欢接近。 天门十六峰:指华山。天门,即华山的北岳庙,因山势险峻如门,故名。 翠壁深深回鹳鹤:翠绿的山崖层层叠叠,回环着像鹳鸟、鹤鸟一样栖息的鸟儿。 青峰矗矗隐芙蓉:青色的山峰挺拔耸立,隐约露出像芙蓉花一样的花朵。 乍疑日出同吴观:忽然觉得太阳出来的样子和吴地观赏日出的景色很像。 祇少金泥拟汉封:只是少有金泥封赐汉代皇帝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