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
郑思肖所作的《题萧梅初旧所藏钱塘王畿图二首(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古诗,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 阴山腥马蹂京尘,锁杀宫花不识春。 - 译文: 阴山下的血腥马踏碎了京城尘土, 锁杀了宫中绽放的花朵也忘记了春天。 - 关键词: 阴山、腥马、京尘、宫花、识春 - 注释: 阴山指的是北方的山脉;腥马可能是指战争或恶劣的环境;京尘表示京城被破坏后的荒凉;宫花通常指皇宫中的花朵
【解析】 题:写自己画竹子的事,表达出作者对墨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自题墨竹 万顷琅玕压碧云,清风幽兴渺无垠:万顷的竹林覆盖碧绿的云朵,清凉微风带来幽远的兴致无边无际。 当时首肯说不得,不意相知有此君:当初我点头称赞时无法用言语表达,想不到竟然有这样一个知己。 注释:万顷:广阔无比的意思。琅玕:美玉。压:覆盖。碧云:青色天空中的云。清风幽兴:清高闲逸的兴致。渺无垠:无边无际。首肯:表示赞同
注释: 天边悬挂着古色,映照着柴门;千年的家族传承,一切都存在。在这世上除了君父外,没有别人重受别人的恩情。 赏析: 首联:“天垂古色映柴门”描绘了一幅古朴典雅的画面,仿佛可以看到那古老的柴门上挂着苍劲的藤蔓,与天空中的云彩相互辉映。这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家族世代相传的传统习俗。 颔联:“千古传家事具存”进一步揭示了家族传统的重要性和传承的必要性。这句话告诉我们
注释: 谁□銮舆向蜀行,梨园弟子歇新声。 谁□:谁曾(能)?□:动词,指“曾”。 銮舆向蜀行:皇帝的车驾(象征性地表示明皇)前往蜀地。 梨园弟子:唐代宫廷中专门学习音乐的官宦子弟。这里泛指宫廷乐工或艺人。 歇新声:停止奏唱新曲调的歌曲。歇,停。 及知凝碧池头事,难得乐工雷海清。 及知:知道。凝碧池:位于长安城西,为唐玄宗所建的皇家花园。 雷海清:唐朝著名音乐家。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
抚膺唁国问苍苍,郭唶声中喜气昌。 偷报故都忠义士,赵家天下又南阳。 注释:我抚摸着胸前,悲痛地为国家的命运而哀伤,听到郭唶的声音,看到国家的喜悦气息。偷偷地向故都报告忠义之士的事迹,希望赵氏的江山再次繁荣强盛在南阳。 赏析:这首诗通过郑思肖的内心独白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担忧以及对恢复中原的渴望。他以抚膺唁国的方式,展现了他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忧国忧民的决心。同时
【注释】痴阴:即寒冬,暗喻严冬。物华:万物。胡笳:即胡笳曲,一种北方的管弦乐曲。 【赏析】 《梅花》是北宋诗人林逋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咏梅来抒发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开头二句写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里独自开放,不畏严寒,不惧霜雪,其傲骨凛然,孤高自许。“寒结痴阴惨物华”,“寒结”点出时令,说明是隆冬;“痴阴”指严冬的寒气,“惨物华”,则写出了物华(万物)之凋谢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海外东夷数万程: 指的是海外东夷(即日本)的人民和军队。 - 无仇于鞑亦生嗔: 没有仇恨,也产生了愤怒。鞑子是清朝的旧称,这里指元朝统治下的蒙古族。 - 此番去者皆衔怨: 这次去的是那些人都怀恨在心。 - 试看他时秦灭秦: 试着看看他什么时候会灭亡。 这首诗表达了对元朝侵略日本的不满和愤慨。元朝是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统治下有很多少数民族被征服和奴役
【注释】 六砺:唐时,官吏以磨砺为职事,故称官吏为“六砺”。三首:指《六励诗》。 又是:又是一个。江空岁晚时:即“岁晚江空”的倒装。意谓又是一个岁月已逝、江山依旧的时候。岁晚,指年终。又一年过去了。江空,指江水空阔、空旷。 痛思国事独行迟:悲痛地思念着国家大事,自己却因年高而行动迟缓。 青山无语青天远:青山沉默不语,仿佛在远处注视着苍天。 吐出丹心把向谁:吐尽赤诚之心,将献给何人?丹心
【释义】 元贼谋取日本,第一首诗是:涉险应难得命还,倭中风土素蛮顽。纵饶航海数百万,不直龙王一怒间。 【译文】 元朝人谋划攻取日本,第一首诗是:冒着危险不能回来,倭国风俗一向野蛮。即使航海千万里,也不抵得龙王一发脾气。 赏析: 《元贼谋取日本二绝·其一》是元代诗人杨载的组诗作品。此诗写元军征日之事,意在讽刺元朝统治者的骄横和残暴无道。前两句写征日的凶多吉少;后两句写远征日本,虽付出巨大代价
这首诗是明朝的诗人于谦所创作。于谦(1398年5月1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又号西山。汉族,浙江浙江钱塘人(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大臣、诗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兼代少师。弘治十五年去世,追赠太傅,谥忠肃。他以名臣著作列入“永乐大典”之一。于谦为官刚正不阿,为人耿直廉明,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屡有功绩。他生性孝友,淡泊名利,从家族中就能看出他的为人。 下面是诗句